即时新闻

新会 奋力打造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09月30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陈卓栋、彭纪宁、陈继武、熊星、谭耀广

     圭峰山下的新会区 郑洛文 摄

     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环保产业园商住配套区 新会区委宣传部供图

  

  陈卓栋 彭纪宁 陈继武

  熊星 谭耀广

  

  千年古邑、焕发生机。过去五年,江门市新会区成绩斐然:跃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45位;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正式开通运营;枢纽新城渐见规模;万亩园区热火朝天……

  “十四五”开局,银洲湖畔浪潮涌动。28日,中国共产党江门市新会区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代表中国共产党江门市新会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据悉,今后五年新会区将围绕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以“一园三中心”为发展方向,以“千亿GDP”“千亿产业链”“百亿级国资”为目标动力,以强党建、大园区、促创新、优交通、提品质、惠民生为主要抓手,奋力打造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化活跃、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首善之区”。今后五年新会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百强区排名继续争先进位;科技创新能力更强;社会文明程度更高;生态环境更美;治理效能更优;人民生活更好。

  

  “大园区”培育“制造中心”

  

  过去五年,新会区产业发展成绩斐然。“十三五”时期,新会区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100亿元,其中大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超700亿元,产值超10亿元企业增至24家。

  产业发展的成绩,有赖于园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五年以来,深江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在新会区拔地而起,国内外知名企业陆续入驻。这些企业作为产业链“链主”,带动了大量产业集群企业入驻园区,对于新会众多产业的“补链”“强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截至目前,三大万亩园区全部纳入省产业转移园管理,累计引进超亿元项目51个,并培育出上市企业,成为新会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战略的主战场。

  今后五年,“双区驱动”、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省委提出的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设新会片区,这一系列政策红利对新会的产业发展及园区经济而言千载难逢。据悉,新会将对标苏州工业园等一流园区,“一张蓝图绘到底”,力争把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新会片区)建成国际化、现代化和智慧型的全省标杆园区。

  而顺着园区建设的大势,新会瞄准“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的目标,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谋划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倾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链。

  

  科创“活水”注入发展动能

  

  在新会区珠西枢纽新城核心区,中科健康创新生物产业园预计今年可以投入使用,未来有望汇聚全国700多家体外诊断生产企业和研发中心。中科健康创新生物产业园所在的区域,是新会区重点打造的一条“创新走廊”。该走廊以启超大道和今洲路为主轴,除中科健康创新生物产业园外,还汇集了新会中科创新广场、中集智库孵化器、江门未沃科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富企业孵化器等多个创新孵化器,目前这些创新载体已进驻企业超200家,引进生物医药顶尖团队8个、高层次人才600多人。在“创新走廊”的带动下,目前落户新会区高企达425家,跃居全市第一。

  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新会区委、区政府大力释放创新驱动战略“活水”。据悉,过去五年,新会区先后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创新走廊”、强化科创政策、优化人才优惠政策等方式,为新会高质量发展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今后五年,新会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乡村振兴助推城乡融合

  

  过去五年,新会的广大农村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方面,新会成功创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该园区的带动下,新会陈皮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入选国家非遗,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带动就业5.5万人,入选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案例。

  另一方面,农村村容村貌也实现“变脸”。“三清三拆三整治”基本完成,“厕所革命”新(改)建公厕538座、改造户厕2711户,“四沿”区域环境整治拆违7048间,城乡供水一体化基本实现,所有村(社区)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150个行政村(社区)达到省级美丽宜居村标准。

  据悉,未来五年,新会区将致力打造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中心。其中的工作重点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陈皮产业方面,借鉴福鼎白茶等做法,新会将完善陈皮产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争取全产业链营收早日突破500亿元。

  而在乡村建设方面,新会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绿化美化净化“三化”工程,实现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乡村治理“三提升”;深挖传统产业、文化旅游等资源,建设功能齐备的镇域核心区,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功能完善、省内一流的特色小镇。

  

  文化交流展现千年底蕴

  

  作为千年古邑,新会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日前,新会学宫就正式挂牌为岭南书院。书院建设充分利用新会千年学宫的历史资源优势和学宫周边文化场所的阵地优势,以传承发展圭峰文脉、启超家风、家国侨乡(华侨文化)等本土特色优秀传统文化为任务,打造弘扬岭南文化、传承发展特色文化的重要阵地。

  新会学宫的“升级”,凸显了新会区在打响文化品牌方面的雄心壮志。据悉,今后五年,新会将打造侨文化交流合作中心,聚焦启超文化、华侨文化、冈州古城文化三大主题,形成文旅融合、繁盛发展新局面。

  其中,新会将把梁启超故乡茶坑片区打造成为中国文化名村;加快形成启超文化品牌体系和标识系统;办好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深化“少年中国说”文化交流品牌;建立启超家风传承城市联盟,广泛推介梁启超“一门三院士”传世家风。

  此外,新会将擦亮“中国侨都”品牌,深入推进“侨梦苑”新会园建设,探索打造中国侨都创业创新基地;谋划建设中国侨贸商品交易中心;谋划创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试点;筹建冈州会馆总馆,开展联谊、寻根、留学等多元合作交流;主动对接、倾力服务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推进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

  在利用“千年古郡”品牌方面,新会将联手杭州深挖宋元崖山海战历史价值;强化历史文化名村名居和传统村落保护;大力支持革命老区建设,保护利用林锵云故居、五和二社旧址、桃荫别墅等革命遗址;加大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蔡李佛拳等非遗文化保护力度,支持新会陈皮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动李锦记蚝油制作技艺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争取到2025年所有市级非遗项目都有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