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汕头侨批文物馆名誉馆长林庆熙、开埠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如强,畅谈“侨”文化保护利用

汕头馆藏侨批实物数 过去一年增加一倍多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0月13日        版次:A03    栏目:总书记,向您报告    作者:

     汕头市侨批文物馆展示的侨批

     学生团体在汕头市开埠文化陈列馆参观

  

  “近一年来,到侨批文物馆参观的人数明显增多,其中不乏‘侨二代’‘侨三代’来寻根。”“开埠文化陈列馆每天会接到上百个预约电话,4个讲解员平均每人每天要为10-12个观展单位讲解。”这是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侨批文物馆)名誉馆长林庆熙和汕头市开埠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如强,日前接受采访时分别介绍的情况。

  自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汕头以来,汕头市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侨批档案保护工作作为重要抓手,积极讲好“华侨”故事、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建立专家资源库活化侨批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侨批工作焕发了新机,政府、民间收藏家、批局经营者后代、侨眷以及侨批文化研究者等五个方面的群体都‘动起来’了。”提起总书记到侨批文物馆视察的场景时,林庆熙感慨万分。他表示,一年来,侨批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汕头馆藏侨批实物原件已达7.75万封,相较于2020年的3万多封,实体数量翻了一番,为全国规模最大。

  林庆熙介绍,一年来,有关职能部门理顺了侨批文物馆的管理体制,在制度、经费、人才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不少民间收藏家因有感于总书记对华侨奋斗史和家国情怀的充分肯定而备受鼓舞,纷纷加入了侨批捐赠的行列;许多批局经营者后代回到自己的老宅,翻箱倒柜找出遗存下来的与侨批相关的文物,并将其捐赠出来;不少侨眷也主动响应,配合相关单位,通过口述等方式,将家族先辈“过番”的历史录制成影像资料保存下来;包括林庆熙在内的诸多侨批文化研究者也在加大侨批的征集、修复、数字化和研究等工作。

  据介绍,为加强保护利用,汕头市档案馆在库房区设置了侨批档案特藏库,对侨批进行集中保护管理,对全市范围内的侨批档案存量、保存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摸查,为制定相关侨批档案工作规范提供数据基础。

  与此同时,汕头还建立了侨批专家资源库,印发《汕头市档案馆关于侨批专家资源库管理办法》,通过整合专家资源,依托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团队,联合汕头大学等,提升侨批档案文化的研究水平,深入推进口述档案工作。

  目前,汕头市档案馆正积极推进侨批档案的抢救修复及数字化、侨批仿真件制作,并不断加大研究和开发利用,汇编出版《侨批文物丛编》,联合邮政部门出版《潮汕侨批专题邮册》等,使侨批文化进一步深入人心。

  

  开埠文化陈列馆成热门打卡点

  

  作为侨批文化展示窗口,侨批文物馆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完成了“麦保尔收藏侨批档案”精品展、安防系统更新升级以及消防报警物联网远程采集与管理系统项目等工程,满足了对外全面开放的基本条件。今年,汕头市侨批文物馆先后荣获了“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广东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称号;上半年进馆参观游客达1.8万人次。

  如何发挥侨批档案在新时代特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作为“侨批文化守门人”的林庆熙认为,重点在于做好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工作,希望依托丰富的侨批资源,引领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事实上,汕头市有关单位也一直积极推动“侨批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其中,汕头开埠文化交流促进会在今年就举办了“小小讲解员”活动,开展了包括侨批文化在内的多个专题宣讲,让更多的小朋友从小了解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

  与侨批文物馆一路之隔,一座具有浓烈中西风格融合的灰白色建筑物格外醒目。该建筑物正是汕头市开埠文化陈列馆。据该馆馆长张如强介绍,去年10月至今年8月,到该馆参观的市民游客已超20万人次。其中,节假日人流量较大,今年“五一”假期进馆参观的人数是去年同期数据的3倍。

  “馆内每天会接到上百个预约电话,4个讲解员平均每人每天要为10-12个观展单位进行讲解。”张如强说,汕头市开埠文化陈列馆正在打造数字化看展平台,希望依托VR等科学技术手段,将馆内的文物资料等全部以3D形式网上展示,让市民游客“足不出户”全方位、多角度、沉浸式地看展。

  (羊城晚报记者 詹淑真 马思泳 赵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