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人类正站在生态和历史的关键节点——

COP15:让全世界形成共识 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0月18日        版次:A04    栏目:    作者:李钢

     COP15大会现场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人类正站在生态和历史的关键节点。

  10月11日至15日,备受世界关注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COP15)在昆明举办。这场会议的重要性在于,让全球形成共识,为最终建立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打下基础,实现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目标。

  

  生物现状:

  继恐龙灭绝后 最大一场危机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现状究竟有多严重?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伦敦动物学会2020年发布的最新评估,1970年以来,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减少了2/3。科学界普遍认为,目前是继65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最大的一场生物多样性危机,是人类的污染和破坏物种的自然栖息地——生态系统,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根据联合国的报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驱动因素是土地和海洋利用的改变、生物资源利用、气候变化、污染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这些因素均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

  在COP15大会高级别会议的发言中,一位国外专家的声音振聋发聩: “这可能是人类最后的一次机会,必须抓住,必须马上停止对自然的伤害,我们已经无法再失败而重来。”

  一个让人尴尬的事实是,2010年,世界各国为解决生态破坏、栖息地流失和野生动植物灭绝,制定了20项“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2011-2020)。根据联合国的评估结果显示,爱知目标的20个目标中,只有6项目标部分达成,部分子目标甚至出现了恶化的情况。

  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本次大会要系统总结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推动制定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战略目标,描绘新的蓝图,对于遏制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代表团成员、武汉大学环境法教授秦天宝认为,COP15提出的将建立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在目标的设定上,将会更加科学合理。而这一次会议推出的框架如能考虑到更多国家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求,在实施上更具有可操作性。

  

  会议成果:

  达成全球共识 形成“昆明宣言”

  

  让人倍感欣慰的是,在COP15大会举办的高级别会议及部长级会议上,来自各国的环境部门负责人、相关代表,通过视频讲话的形式,表达了对于形成全球共识,推动生物多样性恢复和保护工作的认同。

  芬兰环境部长表示,生物多样性丧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紧急进行逆转,因此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未来工作的重点,要实质性地降低人类活动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人和自然是相互依靠的,必须做好保护工作,防止地球的生命支持体系崩溃,降低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智利环境部部长认为,人类的行为造成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现在有机会做出更多努力,通过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设立雄心勃勃的目标,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

  基于此种共识,大会形成了主要成果——“昆明宣言”。作为一项政治宣言,“昆明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中国担当:

  推出系列举措 实现集体愿景

  

  欧洲环保协会中国首席代表龙迪认为,近五年来,环境保护成为中国非常关注的领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中国的角色非常重要,中国的作为可以带来很多的改变。“欧盟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雄心勃勃的目标,而相对而言,中国更加关注这些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在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他指出,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他在讲话中强调这样一个论断: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

  因此,作为大会东道国和主席国,中国也在大会上宣布多项重大举措。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同时,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并且将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并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这些举措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中国贡献。

  “大会举办地云南和昆明是生态文明的象征。”对于此次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给与了高度评价。她表示,大会为地球上所有生命建立美好的未来,全球社会已经展示了生物多样性走上复苏之路的政治承诺。 “当下我们拥有着非常独特的机会,为地球和历史撰写新的篇章,但是需要所有人努力实现这一集体愿景。”穆雷玛说。

  

  广东实践:

  生物保护恢复 走在国内前列

  

  广东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根据2004年公布的首次国家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全省共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7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88种;维管束植物7700多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55种;有记录的鱼类达1200多种。广东已建成1361个自然保护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北部,总面积约5.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是世界同纬度地区面积最大的绿洲,也是中国南方生物物种的发源地和集中地,在生物进化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认为,广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方面是走在国内前列的。他说,中国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来自于广东的实践。1956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带动了我国国家级保护区体系的形成。在鼎湖山保护区的空间规划中,将保护区分成了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三个部分,并且形成了保护、监测、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四大功能,这些理念也为后续国内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保护区建设所借鉴。

  在生态恢复方面,广东基于改革开放之初的生态环境较差的现实,开展了“5年消灭荒山,10年绿化广东”的行动,将广东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20%提升到了如今的近60%,当年还因此被评为全国荒山绿化第一省。这项工作为广东形成良好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在营造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广东先后开展了绿道、碧道的建设,以人为中心,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依托珠三角的水网体系,建成了绿色生态廊道,形成了点线面完整的景观生态格局,极大地提升了生物多样性的涵养能力。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方面,广东在国内第一个推出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加强了立法以及后续的执法能力,初步改变了广东人爱吃野生动物的形象,通过这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也使得广东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