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
□蝌蚪君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一句流传颇广的预测天气的民间谚语。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中国产生了许多类似的谚语,口口相传。这句谚语的预测性具有很大的局地性,但也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那么,它的科学依据在哪里呢? 霞的形成 霞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界现象,分为朝霞和晚霞,顾名思义,就是日出、日落时出现的霞。霞的形成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空气对阳光的散射作用。 太阳发出的辐射没有被云层遮蔽,直射时称作阳光。阳光主要由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组成,占比分别是5%、43%、52%。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根据电磁波波长的大小排列,可见光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波长由大到小。阳光穿过大气层进入人的视线,就会被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散射。这种散射又被称为分子散射。可见光中的蓝紫光比起红橙光更容易被散射。 从进入大气层直到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可见光中的蓝紫光几乎都被散射至天空中,留下了频率较低的红橙光。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越多,红、橙、黄光散射作用越强,色彩越鲜艳,如果有云层夹杂其中,也会染上鲜艳的色彩——这就是令人炫目的彩霞了。 蓝紫光被散射到天空中,由于人眼对于蓝色更加敏感,到达人眼时,紫色被蓝色遮盖,天空在人眼中便呈现为蓝色。 晚霞比朝霞更艳丽? 我们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在朝霞、晚霞出现时,一般不会出现大片的蓝色天空呢? 这是因为晚霞、朝霞出现时,太阳几乎在人视野的正前方,而此时阳光是斜射的,蓝紫光在散射过程中会衰减或被空气中的尘埃阻拦,于是我们看到的天空就很少呈现出大片的蓝色。但在白天时,太阳是直射的,散射的距离相对更短,蓝紫光衰减量较少,所以我们更容易看到蓝色天空。 晚霞一般比朝霞色彩更鲜艳。这主要是因为当日落时,太阳斜射的距离会比早晨更长,太阳下沉到地平线时,光线到达人的视线路程更远,于是我们就会看到更多散射的状况,色彩自然就更鲜艳。 朝霞、晚霞可以预测天气? 早晨天空出现朝霞,这意味着大气中的水汽已经很多,空气中已经有云的存在,天气状况因为云的移动,可能会出现不稳定,即可能导致阴雨天气。而且早上气温较低,随着太阳的升高,热作用力会进一步增强,水汽等对流运动会加强,也容易导致阴雨天气。 而晚霞出现时,太阳即将远离地平线,热运动降低,对流运动会减弱,空气层趋于稳定,原来形成的云也会消散,所以当晚天气状况会比较好。同时,晚霞的灿烂也意味着西方天空没有云,太阳才可以一直照射到东部的天空。那么云彩在由西向东移动过程中,基本不会影响到本地的天气。 这句谚语有局地性 我国位于中低纬度,行星风带与气压带分别为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其中西风带位于北方,东风带位于南方,中部地区是副热带高压带。每年从春季开始,副热带高压带便会北上,在这之前,我国都是处于西风带,天气系统也始终保持由西向东移动的趋势。 但是夏秋季节的时候,华南地区会受到来自海洋热带气旋的影响,出现比较多的台风天气。天气系统又会向西移动,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限制。当热带气旋在洋面形成,会吸收大量水汽,这直接导致台风来临前,华南临海地区的天气会异常晴朗和高温。 所以,从这种情况来看,这句“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明显不适用于夏秋季的华南地区。 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还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只不过,它主要和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状况相符,不适用于华南地区,其预测性便具有很大的局地性。 关于天气的谚语还有许多,比如“布谷催春种”“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重阳无雨一冬晴”,等等,都十分有趣,且朗朗上口,便于传播。大体来说,它们都是具有一定准确性的,但可能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发现。 (来源: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