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短视频侵权需厘清标准,依法规制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0月25日        版次:A06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江德斌

  □江德斌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行业快速发展,短视频版权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近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论坛“短视频版权保护与创新”分论坛上,来自版权管理部门、企业、行业协会以及著作权人代表等,共同探讨短视频版权保护面临的难题和应对之策。短视频平台版权方面工作人员表示,大量侵权内容的存在,影响平台持续发展,但是如何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更完善的监管体系,解决短视频侵权问题,是他们目前面临的难题。(10月24日工人日报)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联合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占网民总数的88.3%,月度人均使用时长达42.6小时,相比2018年增加近一倍。可见,短视频已全面普及开来,成为国民日常消遣娱乐项目。同时,短视频的内容制作者也与日俱增,每天创造出大量的短视频。不过,目前短视频侵权现象也非常严重,对原创者的版权利益造成损害,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此厘清短视频侵权标准依法规制已迫在眉睫。

  短视频作为一种内容产品,需要一定的创意、拍摄、剪辑等制作门槛,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意,而目前短视频普遍存在抄袭、搬运等现象,原创者花费大量的心血,精心构思的创意,所创作出的短视频内容,轻易就被侵权者窃取,并由此获得可观的流量回报,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不对侵权行为加以约束、打击,那么势必会遏制原创者的动力,压制创意创新精神,造成短视频内容陷入低级重复、抄袭的停滞发展状态,整个行业均会随之衰退。

  当前短视频侵权问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切条、搬运和合集,另一种是二次创作。前者属于侵权行为,后者视具体情况而定,有可能会归属到合理使用的范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二者也经常出现混淆,争执不断。因此,监管部门有必要出台相关标准,厘清何种情况属于侵权行为,何种情况属于二次创作、合理使用内容,不构成侵权。如此,也便于平台依照标准来辨识,更好地进行短视频内容管理。

  目前,短视频侵权的一个主要现象,就是大量对影视剧进行简单切条、剪裁,有时候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被切割成5分钟的短视频,内容弄得七零八碎,影响观众对影视剧的理解,对原创者的权益损害极大。此前,70余家影视视频公司和行业协会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公众账号运营者和短视频平台要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平台可以与影视公司、行业协会合作,购买相关影视剧的二次创作版权,供短视频创作者在合法授权的范围内,进行自由创作,以消除侵权问题。

  短视频具有用户规模大、传播速度快、信息海量、碎片化等特点,有时候侵权行为已经发生了,却要耗费时间搜集证据,进行投诉、查证等,到侵权短视频下架时,版权损失也已经产生,因此在版权保护中存在现实困难。可见,对于短视频侵权行为,需要加强打击力度,依法予以规制,引进区块链、数字水印等技术,对原创作品进行认证、全程溯源,以便于快速识别侵权行为,第一时间采取封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