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当了15年模特,但表演履历一片空白

她凭什么成了“梅艳芳”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07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胡广欣、屈江慧

     百变天后版海报——“似水流年”

     百变天后版海报——“烈焰红唇”

     王丹妮饰演梅艳芳

     广州路演现场,李子雄、王丹妮(中)、江志强(右)

    

        王丹妮廖子妤深情演绎梅氏姐妹

     刘培基(古天乐饰)为梅艳芳设计婚纱

     王丹妮演绎梅艳芳身穿婚纱演唱《夕阳之歌》的画面

     廖启智引导王丹妮进行表演训练

     王丹妮从基本功开始练习舞蹈

  

  羊城晚报记者 胡广欣  实习生 屈江慧

  

  传记电影《梅艳芳》将于11月12日上映,由新人王丹妮出演全片的绝对主角——梅艳芳。作为一部传记电影,梅艳芳的选角几乎决定了《梅艳芳》的成败。但王丹妮是谁?为什么是她?

  虽然王丹妮当了15年模特,为多个国际大牌走过秀,在模特圈小有名气,但表演履历却是一张白纸。《梅艳芳》花了两年多时间从数千人中筛选出几十人参与试镜。王丹妮一路通关,从几千分之一变成几十分之一,再变成几分之一。决定性瞬间发生在最终试镜阶段。这是一场带妆试镜,江志强把跟了梅艳芳十几年的化妆师请来,当王丹妮穿着婚纱唱完《夕阳之歌》之后,化妆师对江志强说:“老板,我觉得阿梅好像回来了。”

  要扮演梅艳芳这位地位举足轻重的巨星,无论是谁都会倍感压力,更何况是一名新人?但王丹妮还是接下了这个挑战。“如果说五官最相似,那一定不是我。但导演和江老板一直跟我说,这不是模仿大赛,梅姐只有一个。”王丹妮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说道,“这是一次从内心出发的演出,如果我能有一秒钟让观众觉得‘有梅艳芳的感觉’,那就很开心了。”

  

  经历像气质像,“努力的陪跑者”脱颖而出  

  

  王丹妮最初是在社交平台上收到一条试镜的私信,她并不知道那是《梅艳芳》剧组:“私信让我去给一个电影试镜。最初我以为是个骗局,因为我对电影方面不是很了解,上网查了才发现是个大公司。我做了很多年模特,当时也觉得是时候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就决定去试试看。”

  王丹妮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模特。17岁时,她参加Elite模特比赛夺得亚太区冠军,并签约米兰的模特公司进军欧美市场。拥有179cm的身高和一张清冷的高级脸,她很快就成为国际大牌的宠儿。但这么多年来,她从来没有演过戏。

  第一次试镜,王丹妮被要求展示一段“南音”,并演了一场文戏:她扮演一位秘书,在办公室里和老板说话。第二次试镜,她要演一段跳舞戏和一段聊天戏;到了第三次,她接到了跳《烈焰红唇》和《坏女孩》舞蹈以及演唱《似水流年》的任务,此时她才慢慢猜到:“这应该是外面传言的《梅艳芳》试镜吧?”王丹妮坦言,自己一直以“努力的陪跑者”自居:“虽然我真心觉得剧组不会选一个没有经验的人,但每次试镜我都会做好自己的本分。”而这种认真的态度正是江志强和《梅艳芳》剧组选择王丹妮的原因之一。江志强说:“从第一次试镜到最后选中一共经过了六个多月,每一次我们都先给她两页剧本,让她两周后回来演。她没唱过歌,也没想过当歌星,但每次试镜都唱得很好。我觉得这不是偶然,一定是刻苦练出来的。她的态度跟梅艳芳一样,每接到一个挑战就要做到最好。”

  此外,王丹妮的人生经历也与梅艳芳有相似之处。她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她说:“妈妈辛苦养大我和弟弟,所以我很早就想出来社会工作,上学的时候就悄悄做派传单的活儿,零食和文具尽量自己买。中学的时候,我一边工作一边读书,比同龄人更成熟,可能这部分跟梅姐有点像吧。另外,我们对爱情的看法也有相似之处,都是敢爱敢恨的人,也都有过失败的经历。”

  相似的经历和气质,让王丹妮迅速找到共鸣。最终试镜的那场婚纱戏,王丹妮的演绎打动了在场的人:“我唱着唱着就看到有同事冲了出去,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后来导演跟我说,工作人员出去哭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一场真心诚意的表演有多么大的魅力。现在回头看那场试镜,其实自己有很多错漏,因为当时还没正式进行表演训练。但那时的我是真心想唱那首歌、讲那段话,想告诉在场的观众‘珍惜眼前人’的道理。”

  

  学歌舞学表演,“我每天都在追赶梅姐”

  

  “变成”梅艳芳的过程并不容易。电影开拍前,王丹妮花了半年时间特训。她的舞蹈老师麦秋成是陈伟霆常用的编舞师;她的音乐老师赵增熹,曾与张国荣、梅艳芳等人合作,也是张学友音乐剧《雪狼湖》的音乐总监之一;她的表演老师则无需过多介绍——老戏骨廖启智。

  半年时间里,王丹妮每天练习六小时以上,还经常给自己加课,以求把学习内容完全吸收。她说:“我每天都在不断地追赶,梅姐太厉害了,我希望自己可以更接近她一点。”比如跳舞,手长腿长的王丹妮自认“手脚不协调”,她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舞步开始学起,让身体适应律动,之后才开始练习梅艳芳的舞蹈。剧组团队与她一起做了不少资料搜集工作:“我们看了很多梅姐的演唱会、MV,甚至还看了梅姐跟哥哥(张国荣)去一些派对忘我跳舞的影像,从中寻找感觉。”王丹妮说:“梅姐跳舞是很有力、很到位的,所以我只能不断练习,直到身体也有那股劲。”训练过程中,王丹妮练到大腿拉伤,物理治疗之后又继续练,“当你很努力去做一件事,又终于做好的时候,是非常开心的。当时的过程很辛苦,但也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面对梅艳芳这样家喻户晓的真实人物,王丹妮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形神兼备,她的肢体动作、语气甚至音色都无限趋近梅艳芳,却不至于沦为模仿秀。王丹妮还看了大量梅艳芳的访谈节目,研究梅姐的性格、说话方法和语调,“我跟团队一起研究了很久,要如何把她的特点加入到角色里、要加多少,我们尝试了很多版本。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版本是团队投票选出来的,大家觉得最为合适”。电影中出现了《心债》《坏女孩》《烈焰红唇》《夕阳之歌》等多首梅艳芳的经典歌曲,其实大部分都是王丹妮唱的。经过后期混音后,甚至让人分不清到底是王丹妮的声音还是梅艳芳的原声。她说:“片中每个演唱会场景我都唱了现场,也去了录音室录歌,很感谢幕后团队的后期制作。如果有一两秒能让观众‘误会’,那就够了。”

  整个拍摄过程中,王丹妮总共复刻了近100套梅艳芳的造型,影片并没有全部展现。作为一个模特,王丹妮对造型的感触尤其深:“我拍了好多套梅姐的CD封面造型照,有中性的、有女人味的、也有异国风情的。我觉得梅姐太厉害了,在那个年代就那么敢穿,而且能驾驭这么多不一样的造型。”她最喜欢的是《坏女孩》里的皮衣造型:“我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发现,梅姐当年的表演其实打破了那个年代的保守思想,让人觉得,哇,原来女生也可以那么有型,可以穿牛仔裤、戴铁链。某种程度上,梅姐带动了当年的中性风潮。”

  

  不疯魔不成活,表演超出导演期待值

  

  王丹妮记得廖启智指导她表演时常说的一句话——“要相信”:“相信你的角色是真实的,你所面对的场景、当下的心情、对手和你说的话全部都是真的。我从特训的时候开始一路吸收,到开拍的第一天已经非常确信,不会再想太多。”

  王丹妮正式开拍的第一场戏,拍的是初出茅庐的梅艳芳第一次去拜访造型师刘培基的场面:在尖沙咀的一栋唐楼下,她张望踌躇,想到要与这位传说中“有点难搞”的著名造型师见面,不禁有点忐忑。王丹妮说:“无论对我还是对团队,这场戏都是一次热身,我们都在寻找那个年代的感觉。”她表现淡定,导演梁乐民和监制江志强最开始却非常紧张。江志强说:“一开始大家都是担心的,因为这部片子几乎都压在她身上。导演第一天很紧张,第二天他告诉我‘你放心,不用来了’;到了第三天,他说王丹妮的演出超出期待。”

  导演梁乐民有意识地在《梅艳芳》中起用新演员,饰演梅艳芳姐姐梅爱芳的廖子妤、饰演张国荣的刘俊谦戏份吃重,与王丹妮也有颇多对手戏。几位同龄人一起努力,更容易投入角色。比如影片前段颇为重要的转折一幕:年轻的梅艳芳和梅爱芳站在马路中央,看着对面的利舞台戏院畅想未来。实际上,拍摄现场只搭出了一个三角形的安全岛,“利舞台”是一块绿幕——真实的利舞台早在1991年拆卸,电影用特效技术复原了这栋曾经的地标建筑。王丹妮说:“剧组在绿幕上贴了一个叉,告诉我们‘那就是利舞台的屋顶啦,你们看着那里说话吧’。真的只能靠想象。还好家姐(指饰演梅爱芳的廖子妤)很投入,我们互相带动对方演,非常享受表演的过程。”拍到梅爱芳在医院弥留的那场戏时,王丹妮已经完完全全入了戏:“我们在戏外成了好友,戏里更是姐妹。之前一起经历过那么开心的日子,突然知道家姐要走了,是很不想面对的。那也是Fish(廖子妤)的最后一场戏,拍完之后我们抱在一起哭了很久,实在有太多的不舍。”

  梅艳芳与张国荣的友情也是《梅艳芳》的重要线索。从初出茅庐时一起到夜总会唱歌,到两人合作《胭脂扣》,再到2003年4月张国荣突然离世,影片均有呈现。戏里的梅艳芳与张国荣亦亲亦友,戏外的王丹妮与刘俊谦同样互相扶持。她清晰记得张国荣葬礼的那场戏:梅艳芳看着张国荣的棺材,说出一段感人至深的独白。而在拍摄现场,刘俊谦就躺在棺材里。“这场戏他其实可以不用来的,但为了让我有更强烈的情绪,他来了。我记得现场很冷,沿途都是白色的百合花,我一路走进去,手一直在抖。那场戏很痛苦,我没法面对最好的朋友就这样离开,真心地哭着说完了那段台词。拍完之后,阿谦起身出现在我面前,我完全哭到崩溃。我在现场哭了很久,不把那个情绪哭完是回不了家的。”

  

  重新认识阿梅,“她让我变得更坚强”

  

  《梅艳芳》拍了梅艳芳的一生。影片从她四岁在荔园卖唱开始讲起,一直讲到2003年她身穿婚纱在红馆演唱《夕阳之歌》的绝唱。出生于1989年的王丹妮并非听着梅艳芳的歌长大的那代人。她说:“我成长的年纪其实已经错过了粤语歌最辉煌的年代。小时候我对梅姐的认识是很表面的,记得听过妈妈在家放她的《梦伴》,周六日电视里会重播她的《胭脂扣》《半生缘》等电影。”她人生中第一次对梅艳芳有深刻印象是2003年:当时香港遭受非典重创,梅艳芳在极短的时间里发动起整个演艺界,办了一场“1:99”大型慈善演唱会。她说:“梅姐站出来,做了一件伟大的事,那时候就觉得她非常帅气,是一个侠女。后来才慢慢了解到‘香港女儿’这个称号,也知道她拿过很多奖。”

  监制江志强说:“天王巨星有很多,但‘香港女儿’只有梅艳芳一个。希望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认识梅艳芳的人会继续缅怀她;不认识的,也知道香港有个梅艳芳。”对王丹妮而言,这部电影带着她重新认识了梅艳芳传奇的一生。梅艳芳性格上的坚毅、在艺术上的前卫、对朋友的仗义、对后辈的惜才、对世界的大爱、甚至对爱情的奋不顾身,都激起了王丹妮的共鸣,“她对每段感情都是真诚而炙热的,我绝对相信梅姐很享受爱的过程。我自己其实也一样,无论失败了多少次,我都很相信爱情。遗憾的是,她的感情没有收获一个很好的结果。但梅姐在最后都有那么多爱她的粉丝、朋友和亲人,她在最后的演唱会上说自己嫁给了舞台,这也弥补了她的遗憾”。

  拍完《梅艳芳》之后,王丹妮花了一点点时间找回自己。她做了很多自己想做但一直没去做的事,比如学骑马、学动画配音、学人物素描……出演梅艳芳,某种程度上让王丹妮更坚强了:“拍这部电影之前,我对自己的前途是有一点点迷茫的。但我觉得梅姐的精神感染了我:当你想做的时候,不要多想,直接去做吧。这个角色会一直在我的内心深处陪伴我,拍摄《梅艳芳》是一次非常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