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果肉腌制更美味,果核藏着一张脸

到广东玩,你得尝尝人面子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08日        版次:A11    栏目:奇趣生物    作者:李文艳

     朱德亲手种植的人面子树(资料图片)

     人面子与大果人面子对比图 摄影 杨志红

     人面子精致的小花 摄影 徐晔春

  

  □李文艳

  

  华南植物园里种植的人面子成熟了。秋风一起,黄叶纷纷,成熟的果实便落了一地。如果你恰好拾起一枚熟透的果实,放到唇齿之间细品,或许会感受到秋天的滋味——人面子表皮是涩涩的味道,剥开表皮,有淡黄色果肉黏在果核上,果肉味道甜中带酸,有着野生水果的粗犷。其果核十分坚硬,呈扁圆形,果核上面如盾状凹入,稍加辨识,或可清晰地见到如同人面的目、口、鼻形状的花纹,因而此果得名“人面子”。

  

  南方土生土长的植物,

  腌制后食用十分美味

  

  人面子为漆树科人面子属常绿大乔木,是热带良好的园林绿化或观赏树种。其木材加工容易,成品表面光洁度高,心材花纹类似核桃木,在家具产品市场上也很受欢迎。

  漆树科,多以产漆著称。古代人常把漆树分泌的汁液涂抹家具、木器,汁液中特有的化学成分漆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但部分人触碰到漆酚可能会引发过敏,因此食用漆树科的人面子时需谨慎。

  人面子原产广东、广西、云南等热带地区,喜阳光充足及高温多湿环境,在我国南方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清代学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记载:“人面子如梅李,其核类人面,肉甘酸,宜为蜜饯。”成熟的人面子可以用糖加以炮制做成凉果,大部分人面子都是甜中带酸,也有部分人面子非常甜。但其果除了果皮,果肉并不丰厚,这或许是它没被大规模推广的原因之一。

  南方人吃水果,常喜欢加些特殊的调味料,比如食用番石榴爱蘸上辣椒或盐。而吃人面子时,南方人喜欢将它腌制,做餐前小食那是相当开胃。

  

  初夏会落一地黄叶,

  盛夏时开花小过米粒

  

  人面子不仅果可食用,树能观赏,它的存在还颇具有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

  在广东惠州、四会、茂名等地区的院落、村庄、寺庙等地,好多地方有人面子古树,最古老的据说有1200多岁。粗壮的树干和板根、巨大的冠幅覆盖,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纳凉、聚会和交流的好场所。

  人面子生长迅速,幼树时便长得笔直,随着身躯日趋高大、粗壮,树冠也会发展得非常宽大。为了能有强有力的根系做基础,人面子会以树干基部为中心,由侧根外向次生生长,生成辐射状的数道翼状板根,用以支撑庞大的树身。板根不仅有效增强了支撑力,也大大提升了吸收地下营养的能力。

  人面子一年四时风景不同。它树干灰褐色,明显龟裂,辨识度极高。它会不断地长出新叶,旧叶也会不时地飘落,因此同一棵树上新叶老叶十分分明。南方树木的落叶向来“独树一帜”,经常发生在春天,人面子的大规模换叶期则更晚一点,在初夏的四五月份,可能会一夜之间掉光全部黄叶,同时蹿出大面积的柔嫩新叶。

  紧接着,在每年五六月时,它便会开花结果。一树细碎的花布满枝头,略微带点黄的白色花儿氤氲芬芳。单朵花比一粒米还要小,小到需要用微距镜头才能捕捉其细节。五片花萼,两面有黄色微柔毛,包围在花瓣的外面。花瓣披针形或狭长圆形,开花时外卷。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儿凋零的枝头便会出现从青绿变为橙黄的果实。从9月到10月,果实就会陆续成熟。

  

  同科同属的好姐妹,

  果核还可当“文玩”

  

  在华南植物园还有一个与人面子同科同属的姐妹,大果人面子,又称哥不固(西双版纳傣语)。它来自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标本采自云南勐腊。

  顾名思义,大果人面子果比人面子更大,但果实不如人面子可口。其核果近球形,直径3.5厘米到4厘米,形如胡桃状,果期比人面子稍早。大果人面子的种子含油率高,是一种木本油料和干果植物,种仁甘甜,味似花生,当地少数民族称“山核桃”。其果核常被用来做装饰品或者当文玩盘玩。

  人面子在南方是常见的树木,但每一个物种都是历经千万年的进化才与我们遇见,在利用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1961年2月,朱德同志曾在华南植物园中心大草坪亲手种植了一棵人面子,历经一甲子的风吹雨打,如今它树冠开展,枝繁叶茂,每年开花结果。

  (来源:华南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