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和堂新声》亮相,110年老校发新声

在这里,读懂协和文化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11日        版次:A14    栏目:    作者:何宁

     协和的地标建筑——协和堂

     新书发布会现场协和学子纷纷找主编何冠南签名

  

  文/何宁

  

  11月9日,广州市协和中学(下称“协和”)在师源楼举行了《和堂新声》新书发布会暨阅读活动启动仪式,拉开了协和建校11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协和正诞生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磨练和洗礼,文化积淀深厚,百年来英才辈出,为广东的基础教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和堂新声》是学校近年来教育教学成果,尤其是育人工作成果的一次总结与提升,可读性非常强,作为学校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它更是协和人向外界、向社会传播协和育人精神的窗口。

  

  解读“协和”

  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理想教育的最佳状态

  

  11月14日,协和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庆典活动,《和堂新声》的发布,标志着协和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序幕正式拉开。

  建校纪念日为什么值得庆祝?协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何冠南认为,在建校纪念日上通过一些充满仪式感的活动,让学校师生、校友、家长和更多关心协和中学发展的人士了解和感受这所学校的文化,并发扬和传承下去:“协和110岁了,这是一所历史积淀深厚的百年老校,110年来,学校沉淀到现在的文化和因此而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才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到底协和的文化是什么?从2018年底担任协和中学校长以来,何冠南一直在观察、思考和提炼,一直致力于发出协和的新声音,挖掘协和特有的文化。他很喜欢“协和”二字,“协”意为“共同合作,帮助,辅助”;“和”意为“相安,平静,平息争端”。“协和”意为“和睦,融洽,调和,和谐”,内涵丰富,意义深刻。何冠南说:“教育的真谛蕴含其中。协和,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是理想教育的最佳状态。”

  

  和堂新声

  协和精神在当下的全新诠释与展示

  

  几乎每一所学校在每周一升国旗之后都有“国旗下讲话”的仪式,这也是协和坚持了几十年的传统。何冠南来协和后,强调“国旗下讲话”是学校德育工作很重要的环节。“协和的师生普遍有这样的共识,如果有机会在国旗下讲话,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视,并认真准备,每一次国旗下讲话的内容质量都非常高,学生听完很受鼓舞。”

  作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何冠南用心思考并践行自己的教育追求。低调务实的他本身是语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每一次讲话稿他都亲自撰写,选题总契合特定的时间节点和意义,比如开学、高考前100天、高考前一周等。他每一次的演讲,都富有激情、哲理与智慧,鼓励并鞭策着每一位师生。

  《和堂新声》收录了学校三年来“国旗下讲话”以及其他重大活动演讲稿一共87篇,演讲人有学校领导、师生和家长,涉及的话题很广,有教育理念、时事热点评析、学科学习方法、备考策略等,每一篇文章都是演讲者认真撰写,不断修改和打磨过后的作品,兼具可读性和思想性。通过这些文字,读者能感受到协和的集体人格——每个协和人身上都散发出来的求真、务实、协力、共育的价值追求。

  这87篇文章经集结成册、润色升华后,就成为了此次发布的新书——《和堂新声》,并作为校庆伴手礼赠送给师生和校友。对于书名,何冠南颇费了一些心思,他解释道,协和校园里最具地标性的建筑是协和堂,校园里所有的建筑和功能场室大家都统称“和堂”;“新声”指的是近几年协和的一些新理念、新做法,而“新声”又通“心声”,同时也是协和人内心的声音,是协和人发出的对教育最真挚的情感。他认为:“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对于一所百年老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求变、求新,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通过此书,读者可以看到学校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成果,所以这本书也是学校近几年来育人成果的汇编。学校通过此书所传递的教育声音,是新时代教师面对新时代学子所弘扬的新的时代精神与使命,是协和精神在当下的全新诠释与展示。

  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德育》杂志社社长、主编王清平为《和堂新声》作序,并对协和的德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协和教师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这种专业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所有的教师,无论是行政教师还是学科教师,他们的讲话无不紧扣‘育人’这一终极目标,对学生充满着爱与希冀;学校的一项项活动,无不体现出教师们的育人意识和专业素养,体现着协和文化的浸染。”

  《和堂新声》这本书的编排也独具匠心,全书分为三个篇章,每个篇章的标题均用协和的古建筑来命名。协和的校园里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分别是协和堂、立基堂和德山堂,以建筑入题,既典雅也含蓄。今年建校110周年,学校面向各届校友及社会人士征集校内古建筑的楹联,并邀请了书法名家题写,校庆当天更有古建筑楹联剪彩仪式,值得期待。

  第一篇《德馨·协和堂心语》,收录的是校长室对学校发展的谋划与憧憬,对师生成长的建议与期盼;第二篇《德心·立基堂强音》,收录的是老师家长对教育理念的思考与探索,对教育过程的回顾与感悟;第三篇《得心·德山堂弦歌》,收录的是协和学子对学习生活的热爱与投入,对人生理想的奋斗与追求。简而言之,协和堂心语是教育理念的呈现;立基堂强音是教育实践的展现;德山堂弦歌是教育成果的体现。

  何冠南强调,可以用“弦歌不辍”来表达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从《和堂新声》第三篇收录的学生文章可以看出协和学子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到底如何衡量一所学校优秀与否呢?我很赞同上海纽约大学荣誉校长俞立中曾说过的一句话——‘一所学校是否优秀,要看校友对社会的贡献、社会对校友的认可度。’协和110年来,教育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出了不少对社会贡献很大的校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也深深地激励着在读的学子。”

  何冠南认为,协和有辉煌的过去,今天更有腾飞的条件。“我觉得一所学校能否腾飞,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也就是老师。协和的老师都很优秀,学校也为老师们创造了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梦想的协和就是大家协力和衷,办一所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

  

  编委心声

  翻开它,领略它,感受它

  

  《和堂新声》编委代表何智斌老师说:“从2021年6月16日行政会布置‘整理国旗下讲话’工作开始,到10月28日终稿定审、11月2日付印,历时近半年,十二位编委都在为这本书全力努力着。我们所有编委的心声,就是希望这本蕴含了协和教育思想的书被尊重,而尊重它最好的方式就是翻开它,领略它,感受它!”

  

  学子心声

  这本书留下学生生涯的美好回忆

  

  高一(13)班学生石得一初中就读于广州市一所办学成绩很好的民办初中。考上协和后,第一次听“国旗下讲话”,他就热血沸腾:“我初中三年其实过得还挺压抑,主要任务就是提升成绩,但在协和,我感受到这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更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我都很期待,因为每次听完都会精神振奋。学校氛围很好,朝气蓬勃,这是一所特别有人情味的学校。”

  高二(1)班学生曾静雯从初中开始就选择了协和,“国旗下讲话”她听了5年,《和堂新声》每一篇文章她都听过。如今翻开这些听过的文章,对她来说,这本书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化底蕴,更多是她学生生涯的美好回忆:“看着书里每一句话,都让我回到了当时‘国旗下讲话’那个场景。特别是经历了初三备战中考那段紧张的时光,‘国旗下讲话’就是我备考的宝库,这里有振奋人心的“葵花宝典”,令人茅塞顿开的点拨引领,独到实用的学习方法……读来特别亲切,让我更热爱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