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
为入选“优秀文艺创新案例”和“重点文艺研究课题”单位颁发证书 |
董耀鹏 |
高建平 |
林帝浣 |
陈少波 |
戴定澄 |
曾小敏 |
冯应谦 |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图/主办方供图 11月6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在广东中山开幕。 此次论坛是在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贯彻实施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文艺夯实人文湾区建设基础的背景下举办的。 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北京、中山两个会场。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董耀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吴华钦以及来自内地和港澳的著名专家、学者等共计110人参加。 本次论坛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广东省文联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山市文联共同承办,包括一个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 总论坛以“创新驱动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艺未来——想象与期待”为主题,四个分论坛主题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新时代文艺创新的机遇与挑战”“创新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实践与理论建构”“传承与重塑:区域文化视阈下粤港澳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基于新媒体融合矩阵的文艺新传播探索”。 论坛邀请了高建平、林帝浣、陈少波、胡恩威、戴定澄、宋达等内地与港澳知名专家作主旨演讲,以及林岗、陈桥生、滕威、肖向荣、范周、谢柏梁、西沐、赵卫防、何威、冯应谦、朱寿桐、梁江、曾小敏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作分论坛研讨发言。 此外,论坛期间还发布了6个优秀文艺创新案例和5个重点文艺研究课题,同时成立了论坛执行委员会,并设轮值主席、委员;组建了论坛专家库,聚合文艺评论专家和学术力量。 在本次论坛上,“创新”成为关键词,呈现三方面特色: 一是智库性。立足湾区,辐射全国,探索以文艺评论助力区域文化建设的新经验。 二是创新性。粤港澳大湾区致力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论坛则突出文艺创新性,关注理论焦点、实践热点、国际前沿。 三是地域性。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地域优势、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特点,开展文艺评论国际交流的先行先试,推动中国文艺评论“走出去”。 论坛努力通过改进大湾区文化融合方式,打造合作交流平台、探索协同发展机制,在文艺评论层面开展理论建构,推出对粤港澳大湾区多样性文化文艺研究的创新成果。 董耀鹏[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创新是文艺永恒的主题 真正办好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要牢牢抓住“创新”这把金钥匙。借此机会,我谈几点认识,与各位一起交流。 第一,彰显社会主义文艺的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才能够抵达人的心灵,从而实现文艺作品与人心的共鸣共情。 当下社会网络特质明显,节奏之快、境况之新、信息量之大、交互性之强、形态之丰富,与以往形成天壤之别。如果文艺创作和评论依然局限于旧有语言、行为和思维,恐怕难以引起互联网一代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第二,推动文艺创新应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文艺创新必须尊重遵守遵从文艺创作的特点和规律,如果简单地、生吞活剥地理解艺术创新,认为创新就是哗众取宠、一味地标新立异,不知所云,而没有科学的继承和正确的守成,缺乏传统积累和历史文脉的承继,这样文艺创新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艺创作、表演、研究、评论、传播等就会陷入误区,脱离正确轨道,跑偏方向。 第三,深刻理解文艺守正创新的内涵要义。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动力和路径。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第四,打造文艺创新高水平人才高地。迈上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新征程的文艺事业呼唤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杰出文艺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它深刻揭示了文艺创新与文艺人才之间的关系。唯有人才,才是创新的真实根基和真正力量。 创新是文艺永恒的主题,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和追求,中国文艺才得以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文艺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又包括传播创新、制度创新,还包括理念创新、理论创新。 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有着挖掘不尽的话题和大有可为的舞台。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的岭南文化向来秉承着务实、包容和进取的文化特质,非常契合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的功能定位。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一定能打造成为论坛品牌谱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体现出湾区的活力,展示出文艺的魅力,释放出创新的潜力,激发出评论的引力,引发出发展的实力。 高建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建立新的人文地理学 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的文艺,不同地域对文艺的意义是很大的。所以“地理”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意义,它是具有人文学意义的。 这么多年来,深圳走出了一条文艺发展的新路——都市文艺,与乡土文艺正相对立,可以说是建立了新的人文地理学,不再单靠水土养活。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文艺,乡土文艺占据绝大多数。深圳文艺则不一样,主要写城市,对都市生活有着多方面的反映,有打工文艺、有底层生活的反映,也有工商业的描述。 深圳都市文艺是一种移民文艺。深圳人来自四面八方,每一个到深圳的人,带着自己原有的文化积累而来,各地文化相互吸收又相互激发,使得这里成为文化的熔炉,在熔炉中提炼出新文化来。 同时这种都市文艺还是各种文化交汇处的文艺。深圳紧邻香港,与香港交流密切,受香港文艺的影响很深。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金庸小说家喻户晓,香港的歌星也走向春晚的舞台。当然深圳的文艺也背靠内地,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土壤。 深圳都市文艺,有希望并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有活力的中心。文学艺术的历史,从来都不是线性发展的,中心与边缘会互动。一部纵向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文学艺术史才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对于当下的学人和文艺评论家来说,应该关注这一现象。 林帝浣[“小林漫画”作者、广东省动漫协会副主席]: 用户在哪里文艺的平台就该在哪里 我的漫画是从中国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变化而来,同时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加入现代人的精神、情感以及现代人关注的事情,它是接近水彩的表现方式。 呈现方式也会考虑传播因素,比如我的画永远是竖的,落款的字很大,一个主题通常只有9张,因为当代人大多都是在手机上看我的漫画。 在我看来,文艺的创新,它包括了手段创新和内容创新。 内容上文案不能太过传统、保守,要用年轻人能够接受的语言创作有趣的文案,才能达到传播效果。 形式上,以办展为例,真正的展览应该是有交互、高科技、互动的,比如我们会把平面的漫画变成立体的雕塑、装置,加入交互、动画的元素、声光电和现代设置。 在哪儿展览才能吸引大家去看?你们可能想都没有想过,我们主要的宣传平台是小红书。我们一般习惯在互联网平台的APP搞宣传,在微博、公众号做宣传,或者现在最流行的抖音、快手,而这些都不是传统文艺的主平台。 曾经文艺的主平台是B站,如果您作为一个艺术家,你没有在B站出现过半个小时以上的介绍,你就是失败的艺术家;作为文艺评论家,如果没出现在豆瓣的评论区,你就不是一个成功的文艺评论者;如果你是一个策展人,没有在小红书做过几千条推送就不是成功的策展人。 平台很精准,宣传部门总是说用户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平台就在哪里,这种互联网平台的迁移和用户习惯的改变,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随时随地留意它的改变,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陈少波[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正思香港顾问有限公司总裁]: 新时代文艺的三个新趋势 在我看来,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文艺创新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将会涌现更多的心怀中国、关注当下的创作。因为我们处在大的时代,这个大时代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世界格局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是我们正处在疫情之中。整个世界格局在动荡、激变,大的时代必定催生更多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创作。 第二个趋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文艺创作必定会立足湾区,放眼全球。我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规划,它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人心的规划。大湾区处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的载体。 第三个趋势是将会推动一场新文化运动,这个运动会带来三个观念层面的变化。 一是国家认同的新观念。香港在回归很长一段时间里强调“两制”,这些年我们正在纠偏,重新认识“一国两制”的初心,最根本的是心怀“一国”。 二是国际视野的新观念。因为香港长期联系的是欧美社会,在一个新的世界格局里它联系的不仅仅是欧美社会,更多的是“一带一路”的国家,是非洲、南美的新格局。在这里面必然会催生更多新视角、新理论、新创作。 三是创新技术的新观念。互联网技术和高科技的应用会带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 我相信在这三个趋势的带动下,在创新驱动带动下,无论是创作层面还是传播层面,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的未来都充满着机遇和想象空间。 戴定澄[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音乐学博士]: 大湾区如何在人文创新上互利互惠? 在各具特色的政策体制下,对地区文化的梳理与传承是文化创新的首要事项和重要基础。这类艺术、技术和学术的研究事项,可以遵从“城市文化—粤港澳三地文化—岭南文化—中华文化”的路线,在本土、地区、国家,甚至国际的不同层面上进行透视和平衡。 就澳门而言,主要优势在中西交融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民情纯朴,体制比较包容,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澳门中西相交的文化桥梁作用。 如何使大湾区城市在人文创新上互利互惠、相辅相成?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文化联系机制和专项基金。在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建立可持续进行文化艺术联系的渠道和机制。 二是梳理、交流、沟通湾区各地音乐传统文化。大湾区各城市应发挥各自地理和文化优势,总结自身文化特色,并在各地之间互通有无,交汇互鉴。 三是区域各城市之间,互相延伸艺术活动。澳门持续30多年的音乐节,每年的预售有3000多万元,这么大的一个制作,如果能与湾区城市合作,它不仅能突破局限,还有利于举办活动的成本效益和可行性。 四是创办人文湾区艺术通讯刊物。由政府或社团基金会出面,以大湾区各相关艺术专家合作组成编委会,创办大湾区文化交流刊物,及时报道和介绍人文湾区在当地和他地的交流建设成果,同时鼓励和支持各种类型的人文湾区特色作品创作。 我深信,随着大湾区人文创新的持续进展,一个同快速发达经济体相匹配的特色文化体系,将会呈现于世界文明之林。 曾小敏[广东省剧协副主席,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 新时代传统艺术如何“破圈”传播? 这几年粤剧确实存在“破圈”的现象。一个是我们的首部4K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全国公映,打破了中国戏曲电影的票房纪录;另外一个就是“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演唱会全国巡演项目,每到一个城市就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热议事件。 成功“破圈”的艺术作品,不仅对于大范围提升文艺品牌的认知度和口碑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对于探索文艺创作发展方向,形成文化人才聚集效应,乃至打造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都影响深远。 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这么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当然也有很多的感慨,有一点我印象深刻:在崇尚物质生活至上的时代谈非物质的主题本身就意味着挑战,遗产意味着世代的价值,但从年轻人的视角来看,基于常识的理解,所谓遗产可以继承也可以不继承。如何合理地表达,让他们珍惜并且当成财产去接纳,这是一个使命。 同时,传统文化复兴不只是对过去辉煌的回望,更是与时俱进的进化和成长,恰到好处的创新和不失传统基因的表达是重点和难点。 因此,我们必须要把粤剧带到校园去,广东粤剧需要拥抱年轻人善用新媒体;要适度国际化,融合新艺术;艺术作品要植根在孩子和年轻人的成长旅途中,让他们眼中有惊艳、心中有触动,回忆中有美好与经典。 希望广东粤剧院能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一个范本,让岭南人文之美四海传扬,恒久绽放,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袖染山河皆入戏,筏喻薪火共星辰。粤剧正青春。 冯应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 用数字媒体讲好大湾区故事 我希望利用数字媒体讲好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我们讲故事有两个策略,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 软件方面,数字媒体的传播内容,也是日常生活接触的文化。青少年一直对这种文化非常认可,所以我们讲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神话故事,现在优秀的先锋艺术家、形象健康的明星、年轻创业家都可以成为故事的对象。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在大湾区9个城市,60岁常住人口不到10%,尤其是深圳只有5%左右,所以说大湾区有更多的青少年、年轻人,他们日常透过数字媒体内容来传播故事,而且有其青春活力。 硬件方面,利用数据媒体科技、国家数字平台,比如抖音、哔哩哔哩,除了在中国很受欢迎,在全世界也很受欢迎,哔哩哔哩也在美国上市,它们是更快、更有效的数据媒体科技,通过它们中国故事可以更多样性地传播出来。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中国网络视频用户竟达到9亿,占整个网民93%以上,其中短视频(如抖音、快手等)的用户规模已达到8.7亿,占整个网民88%。数字平台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媒介,更是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非常好的平台。 最后,数字媒体的硬件与内容结合,相信中国故事不仅在大湾区流传,也可以成功输出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