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夫妻吵架法官抱娃:

最好的“庭审艺术” 是爱与善意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15日        版次:A06    栏目:今日论衡之世相评弹    作者:然玉

  

  □然玉

  

  前几天,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张志启法官主持调解一起离婚案件。调解过程中,双方情绪十分激动,言辞激烈。张法官观察到,旁边的孩子眼神无措,十分无助,就一把抱起了孩子,搂在怀中轻声安抚。调解工作两个多小时,孩子也在张法官的肩头缓缓入睡。现场审判员这一举动,圈粉了许多网友。(新华网)

  是庄严法官,也是温柔暖男。默默抱起孩子,肩头安抚入睡,贴心而走心的善举,让一起“撕破脸”的离婚案,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温暖意涵。所谓相形见绌,我们不知道光顾着吵架斗狠的那对夫妻,是否自惭形秽;又所谓感同身受,此情此景大爱无声,却让所有人为之动容。“永远不要伤害孩子”“永远不要把孩子当筹码”,这是正常社会情感良知的底线。就算是理性冷峻的法官,终究也无法对孩子无助的眼神无动于衷。真情流露的他,让所有人瞬间破防。

  夫妻反目之事常有,但究竟有何深仇大恨,以至于非要当着孩子的面恶语相向呢?友好结束、体面离婚,原本是这对夫妻所能留给孩子最后的慰藉、最好的承诺。可是很遗憾,他们在法庭上头脑发热、“不管不顾”、争吵对喷,好像完全忘了孩子在一旁。如果孩子有记忆,这一定是最坏的回忆。唯一的一丝安慰,居然来自于一个陌生的叔叔,这多少有些讽刺。本是“局外人”的张法官,情急之下“下场接管”,角色反串,尽显细心与良善。

  离婚案的审理千头万绪,但其核心的逻辑无非有二,其一是利益分配,其二则是权利救济。而在彼时彼地的特定场景下,被忽略、被冷落,茫然无措、无所适从的孩子,就是最需要被救济的对象。“夫妻吵架法官默默抱起孩子哄睡”这无关严肃意义上的法律救济,也不是司法实践的标准流程,而是一位法官也许也是一位父亲将心比心的真情实感。而置于庭审的特殊语境下,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所体现的又何尝不是“审理的艺术”呢?

  本案最终以调解结案,张法官的用心用情,功不可没。“夫妻忙着吵架,法官默默抱娃”,这一罕见的场景,有着触动人心的强大力量。就算是再铁石心肠的父母,看到这一幕之后,也会汗颜、也会反思吧:自己是不是太失态,太失分寸了?是不是对孩子太残酷了?当双方开始了自我的反思,知道了愧疚、重记起责任,或许也会收敛、克制许多吧。就算是“为了孩子”,也完全不该闹得如此不堪。张法官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一抱胜千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法理不外乎人情,法律所守护的,就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情感底线。夫妻带娃法庭斗狠,法官默默抱起孩子,运用的不是法律条款、法律工具,而是以常理常情,捍卫法律所包含的基础性价值。法庭无小事,人间有大爱。一名“可盐可甜”、细腻温柔的法官,让司法实践的形式与结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