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打得过“007”的“黑马”牛在哪?

《扬名立万》不止会玩剧本杀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19日        版次:A13    栏目:    作者:李丽

    

     尹正饰演落魄编剧

     片尾的“戏中戏”揭开凶案真相

     默片明星与烂片导演早有嫌隙

     邓恩熙饰演歌女夜莺

     柯达饰演打星小达

    


  羊城晚报记者 李丽

  

  破产投资人、烂片导演、落魄编剧、过气男演员、大龄女演员,还有一个在好莱坞混不下去的动作替身,这六人因为同一个机会而做起了翻身发大财的美梦。这就是《扬名立万》的故事。这部由韩寒监制、刘循子墨执导的悬疑喜剧并非什么大制作,但上映8天却连续占领当日票房冠军宝座。截至11月18日,《扬名立万》票房已突破2亿元,在豆瓣也拿下了7.6分的不错成绩,成为今年大银幕一匹叫好又叫座的黑马。

  《扬名立万》为什么能成?很多人说,因为它像极了剧本杀,而剧本杀又是现在年轻人最爱的线下社交游戏。但答案不止于此。

  

  “高级剧本杀”带来“十足沉浸感”

  

  上映8天来,《扬名立万》每日在全国的票房占比高达大盘的四五成。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影片的总票房有望达到4.35亿元。这个预测数据甚至高过进口IP大片《007:无暇赴死》——至截稿时该片已上映21天,内地总票房3.78亿元,而其预测收官票房仅为4.01亿元。尽管打着丹尼尔·克雷格版“007”悲情告别的卖点,但这部满是套路的商业大片显然还是遭遇了时下中国观众的“嫌弃”。

  《扬名立万》受欢迎的原因恰好是“007”系列所缺乏的新意。“超级烧脑”“多重反转”“十足沉浸感”“高级剧本杀”“好到超出想象”“预定年度最佳”……随着周末口碑的传播,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被该片吊起了好奇心。以记者11月15日所看的《扬名立万》晚间场为例,据记者目测,入场观众基本都在30岁以下。从观众年龄层来看,《扬名立万》确实抓住了电影最重要的主流人群。

  靠什么抓住?从剧情来看,《扬名立万》最大的特点便是像极了线下剧本杀。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角色分明,任务明确;在挖掘真相的过程中,每个角色背后的秘密也被迫呈现。但跟最基础的“找凶手”型剧本杀略有不同的是,影片一开始就将谁是凶手告诉了观众,而角色们的任务则是解决两个问题——动机:他为何杀人;方法:他如何杀人。

  有趣的是,《扬名立万》后半段还从桌前游戏升级到了一间充满了谜团的密室,人们开始面对环境中的线索共同解谜——此处是否存在一条逃生通道?如果是,凶手又为何拒绝逃生?

  一个知道真相的凶手,但他打死都不愿意说真话。几个自诩聪明的电影创作人,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在这个密闭环境下只能彼此合作,补充线索,共同过关。在这个过程里,每个角色自身的小秘密也会让他们撒点小谎,混淆视听。有观众表示:“《扬名立万》可能是我看到现在最好的剧本杀本子,直接就能拿去玩!”  

  

  电影与剧本杀结合的最新模式

  

  《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杀”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54.2亿元,消费者有望达941万。这跟电影市场的体量仍远不能相提并论,但若考虑到2019年才是“中国剧本杀元年”,这个行业发展之迅猛着实不可小觑。平台综艺早就盯准了这块蛋糕,想分一杯羹。除了剧本杀“启蒙作”——芒果TV的《明星大侦探》如今已推出了第六季,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也推出了多档以剧本杀为蓝本的综艺。

  11月12日,首家集芒果TV《明星大侦探》和《密室大逃脱》两大综艺IP的沉浸式游戏体验馆“魔都Station”在上海开放试运营,门店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乃上海目前最大的沉浸式娱乐体验场所。芒果TV副总裁方菲表示,之所以选择把综艺搬到线下,正是因为用户的沉浸需求在提升,“剧本杀”已成为线下社交新模式。

  《扬名立万》则或将以最接近剧本杀的剧情模式,成为电影与剧本杀结合的最新模式。上个月公映的《不速来客》因强调“凶杀破案+高反转”,也曾被冠以“电影剧本杀”的名头。但相比《扬名立万》,《不速来客》在剧本杀特有的仪式感和沉浸感方面仍有欠缺。《扬名立万》早早就把凶手身份揭开的做法其实相当聪明——观众便可轻松代入揭秘者的身份,跟着一起绞尽脑汁,而不是一味地被不断反转的高能剧情带着跑。而片中的制片人在影片中段,将人们从桌前带到命案所发生的密室,则像是为观众又打开了游戏的第二关。

  网友“魔童”便评论道:“对我来说,像柯南式的破案神童已经完全不能吸引我了。我更愿意看一群不那么聪明的人解谜,尽管他们有时会跑偏,但不得不承认,这更接近我们普通人玩剧本杀的思维节奏。”

  换个角度说,电影与剧本杀其实天然契合。玩过剧本杀的人都明白那种“戏精上身”的感觉——谁还能比演员本身更“戏精”呢?

  

  对电影的爱才是夹带“私货”

  

  除了“沉浸式”玩剧本杀,《扬名立万》也让观众“沉浸”了一把拍电影的创意筹备过程。喻恩泰扮演的导演和尹正扮演的编剧一开始就起了冲突:前者觉得电影“有拳头(动作戏),有女人(感情戏)”就够了,后者却坚持要有像样的剧情。导演于是语重心长地劝说编剧:“电影是生意,观众需要的是噱头。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观众,这是对观众的不尊重!”

  “电影人想说又不敢说的真相,都在这部片里了。”一位豆瓣网友在看完电影后,如此评价。陈明昊扮演的老板想办法请来了已经被判死刑的凶手,却并不执着于找出凶手杀人的真相,他只是觉得:凶手到场,就是这部凶案片最卖座的噱头。除了记者出身的编剧,其他人也都不关心凶手的动机,譬如女演员更关心的便是自己的戏份到底有多少。

  但作为电影人的刘循子墨,显然并不会把立意停留在批评电影人的无才又无德。《扬名立万》的戏谑背后更多是悲悯,看似小气的导演,却愿意救刚跟自己吵过架的编剧的命;演技不好还说不得的女演员,却为一个想走演艺之路却惨遭横祸的年轻姑娘流下了泪水:“一个女孩子她就是想唱歌跳舞,她有什么错?”影片九成的情节发生在同一夜,因此并无篇幅细说除凶手外那些角色的历史,但设置精巧的细节却能让观众在对案情层层剥茧的同时,也对人物的了解越发深刻。

  这也是在该片中剧本杀与电影结合最妙的一步。在线下剧本杀游戏中,随着任务的步步推进,参与者会对他人甚至自己的角色产生更多了解,其中也包括反转。《扬名立万》所做的也是如此,在剧情推进间逐渐揭开角色的个人秘密:看似豪气的投资人其实早已破产,投资这部凶案片已是他的孤注一掷;导演刚刚被自己合作了多年的系列开除,除了这部戏他已经无戏可导;女演员攀高枝未成,年龄又到了不尴不尬的阶段,只能出来继续揾食;所谓的好莱坞动作明星,其实只是一个在外面混不下去的动作替身罢了……电影里人人都有苦处,这便是大多数单纯的线下剧本杀的剧本所做不到的人文关怀了。

  “电影不过就是编一个故事而已。”“十个项目九个凉,商业投资很正常。”《扬名立万》拍出了对电影人的讽刺。但对电影不灭的热爱和热血,才是刘循子墨最终在《扬名立万》里夹带的“私货”。最后,片中的电影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将整个事件的终极秘密用电影拍了出来,即使公映时观众寥寥。片末,他们互相鼓励:“你说咱们的电影,观众能看懂吗?”“不知道,但我们的电影一定能留下来,因为我们做到了问心无愧。”

  

  热评

  

  Cycble:这大概是边缘演员集结的《演员请就位》,毫无顾忌说话带刺的《吐槽大会》,拨开层层迷雾的《明星大侦探》,真相只有一个的《名编剧家辉》,青春最后一搏的《老男孩》,欲言又止啼笑皆非的《摄影机不要停》,战友情真的很重要的《上海十二时辰》,要不要坚守自己良心的《十二公民》,到底死没死去哪儿了的《消失的女孩》。

  张小北:刘循子墨导演对故事气质的识别和捕捉是非常敏感的,有了这个故事的基础,只要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那电影就能跨过“好”的那条细细的金线。

  立冬:万合天宜认真做东西的时候是自由又热忱的,自由得有点儿拙,拙得很可爱!褒义的!

  拜见冥王:如果说《不速来客》算是“本格派剧本杀”电影,那么《扬名立万》则属于“社会派剧本杀”电影的范畴。从电影圈内的小社会(编剧被剥夺署名权、烂片之王掴掌默片大王、“拳头”“枕头”等)到大社会,《扬名立万》超脱了历史、地域限定,把当下话题搬到十里洋场。悬疑与喜剧元素相得益彰,笑过、刺激过,得到的却是一声叹息:追寻真相真的有错吗?或许就像结尾所展示的那样:伸出又收回的手,是对你最后的保护。

  (评论摘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