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克青是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长期从事流体力学和流体湍流的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成果,被美国物理学会评价为对热湍流的“实验研究与理解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马於光是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教授,其研究领域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共轭聚合物、电化学交联聚合物)、小分子光电功能晶体与器件(有机晶体结构、激光性能等)、电致磷光材料与器材。 |
杰曼诺夫是南方科技大学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主任,主要工作涉及非结合代数、群论等,其重要的贡献是解决了伯恩赛德猜想(Burnside conjecture), 这个1902年提出的猜想是有限群理论最古老并最有影响的问题。 |
高天明是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脑卒中神经保护新药靶、抑郁症发病新机理和干预新手段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功能。2020年,高天明教授领衔团队“抑郁症发病新机理及抗抑郁新靶点的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饶宏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也是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董事长。他长期从事直流输电领域研究与工程实践,主持建立了我国直流输电成套设计技术体系,为中国直流输电技术在国际上取得领先作出贡献。 |
徐政和2016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功能材料以及表面改性,工业废水、废气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他首次提出了浮选水动力空化学说,为解决细粒浮选世界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
罗智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理论、算法设计以及其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
文/羊城晚报记者 沈婷婷 陈亮(除独立署名外) 图/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讯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8日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4人,一批长期奋战在国家重大工程、“卡脖子”技术攻关中的杰出专家当选。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数学物理学部12人,化学部1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0人,技术科学部13人,平均年龄57.4岁,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 据介绍,本次院士增选中,通过特别推荐评审机制,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有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有3人当选。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58岁,6位女性科学家当选。中国工程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本次院士增选中,中国工程院强化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贡献导向,坚持“四个面向”,重视候选人在重大工程、“卡脖子”技术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的贡献。 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核物理工程技术专家胡晓棉、电网特高压技术专家饶宏、微创手术机器人领域技术专家王树新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与此同时,一批长期坚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边远地区的杰出工程科技专家当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数十年扎根云南、广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的有12位。 此外,2021年院士增选还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5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人。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60人,外籍院士1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971人,外籍院士111人。 这次新当选的两院院士中,有7名来自广东。根据公布名单,广东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外籍院士1人),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的夏克青、华南理工大学的马於光,外籍院士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杰曼诺夫;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含外籍院士2人),分别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饶宏和南方医科大学的高天明,2名外籍院士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罗智泉、阿尔伯塔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徐政和。 (参考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