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农田吹来“新风”

广东建行创新推出 “撂荒地复耕复种贷款”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25日        版次:A03    栏目: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报道    作者:戴曼曼

     11月初,广东河源的水稻田迎来了丰收

  破解“急难愁盼”、为群众办实事,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用实际行动为农田吹新风!“若是没有建行信贷资金的支持,真的很难在撂荒地上进行规模种植,也很难把粮食产量提升起来。”11月的秋收季节,捧着沉甸甸的稻谷,河源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良多,正是在金融助力之下,原本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变成了可耕种的良田,今年的秋收丰产有了新动力。

  

  以新金融行动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土地撂荒,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拦路虎”,也是农村产业发展的“老大难”。在土地条件、经济基础较差的山区,农户耕作多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甚至“种地一年还不如打工一月”,大部分青壮劳动力流出,渐渐地大量土地被闲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国家粮食安全。

  数据显示,广东省撂荒地总面积306.62万亩。截至8月30日,全省共复耕复种撂荒耕地78.34万亩,预计9-12月还可复耕15.36万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粮食生产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大局稳定,今年以来,广东多个地市多措并举扎实开展耕地抛荒撂荒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

  10月,广东省在河源市召开撂荒地复耕复种现场会,会议将进一步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作为重要任务。作为河源市的农业龙头企业,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政府撂荒地复耕复种,承接了县域几个乡镇共300亩撂荒地的复耕复种任务。

  “我们目前拥有800多亩水稻种植基地,水稻订单面积8万亩,撂荒地复耕复种能够在当前的生产基础上进一步把粮食产量快速提升”,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对于今年的收成很有信心。但让他忧虑的是,迅速扩大的产能目标需要匹配更大的现金流,资金问题成为困扰企业扩大产能的一大堵点。

  群众的“急难愁盼”,正是建行广东省分行党委班子案头上的“头等大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助力撂荒地复耕复种,建行广东省分行通过频繁的实地调研与沟通,问计于群众,创新于实践,摸清了当前荒地整治项目的商业模式和存在的困难。

  针对撂荒地复耕复种企业抵押物不足、融资难等问题,建设银行及时推出撂荒地复耕复种贷款产品,解决参与撂荒地复耕复种的企业资金需求,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浇灌”。

  

  产品创新

  把撂荒地变成丰收田

  

  前期调研中,银行发现,当前荒地整治项目的商业模式主要为农民自行复耕、村集体流转代耕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一承包复耕三种商业模式,项目投入资金一般通过实施主体自筹、政府资助补贴及申请贷款融资等多个渠道筹措,其中金融信贷资源的投入对于项目顺利实施开展具有关键作用。但是,实施主体分散、规模较小,难以达到银行信贷准入标准等等,都成了获取信贷支持的障碍。

  如何让金融活水精准助力?建行广东省分行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迅速组织开展产品创新,经过反复研究,推出的“撂荒地复耕复种贷款”覆盖大中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涉农经营主体,既适用于经营主体自行复耕复种的融资需求,也适用于经营主体依法采取入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及托管等方式,全面满足了撂荒地复耕复种的多种建设方式融资需求。

  产品推出后,建行河源市分行联系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实际,在勘察了企业生产情况后,为企业迅速授信了一笔100万元的“撂荒地复耕复种贷”,从业务受理到贷款发放仅用时一周,用“建行速度”为企业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扩大粮食生产注入了金融活水。

  第一笔“撂荒地复耕复种贷”落地后,建行广东省分行把金融助力撂荒地整治工作延伸到全省范围,组织辖内各分支机构与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开展具体对接,全面收集各地撂荒地复耕复种政策及项目清单,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包括企业、村集体、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在内的各类“三农”客户。截至目前,全省已对接撂荒地整治项目实施主体超500家,意向融资金额超4亿元。

  (戴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