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双季稻亩产1509.5公斤!一年前的“稻香之约”见分晓:

黄埔实现了袁隆平提出的攻关目标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27日        版次:A04G    栏目:    作者:侯梦菲、柳卓楠、徐洁芹、范敏玲

     黄埔示范基地双季稻亩产突破3000斤

     测产现场,收割机正在收割晚稻

  

  文/侯梦菲 柳卓楠 徐洁芹 范敏玲

  图/肖昆华

  

  一年前,袁隆平院士曾和广州黄埔约定:稻花飘香的时候,我要到黄埔去看一看。他对广东开展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充满了信心!如今,稻谷飘香,黄埔也实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攻关目标。

  11月26日上午,在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洋田村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黄埔示范基地晚稻测产现场,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宣布了双季稻测产结果:1509.5公斤!现场一片欢呼。

  这意味着,在袁隆平院士2020年提出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后,黄埔区成为广东省首个早稻和晚稻在同一田块(面积30亩以上)突破双季稻亩产3000斤的地区,也标志着黄埔区科技农业迈上了新台阶,“藏粮于技”战略取得了新落实,粮食安全得到了新保障。

  

  全省首个!

  双季稻亩产成功实现3000斤目标

  

  风吹稻浪,稻谷飘香。当天上午,“国家双季稻超高产攻关项目”试验基地格外热闹。罗锡文院士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随机选取3丘田块开展现场测产。

  “开割!”随着专家组的一声命下,收割机开始收割。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收割、脱粒、称重、测量面积和水分后,稻田间传来喜讯:3丘田的算数平均亩产数为726.4公斤。

  加上今年7月,在同样的地块,测产取得了早稻平均亩产783.1公斤的数据,得到一个令人喜悦的成绩——双季稻亩产1509.5公斤,成功实现了亩产3000斤的目标。

  “这是去年袁隆平院士提出‘3000斤工程’后,早稻和晚稻同一个30亩以上规模地块测产后双季亩产达3000斤在广东省首次实现。”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建武博士说。

  据悉,2020年12月,袁隆平院士提出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双季稻区实施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研究与示范项目。2021年2月,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埔区农业农村局、黄埔文化集团合作建设的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承担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示范任务。

  “种庄稼讲究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四良’配套。良种和良法黄埔示范基地都具备,但良田和良态并不算是‘最好的’。”罗锡文说,广东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农作物蛋白质和淀粉的转化,高温多雨的气候还会带来病虫害,在这里实现双季稻亩产3000斤的突破并不容易。“特别是由于上半年缺水,导致示范基地的早稻插秧时间晚了20多天,影响了晚稻的种植,这对晚稻产量也会有影响。”

  对于示范基地的水稻收成,罗锡文认为“整体还是不错的”。“这里并不是水稻最好的生态环境,但我们偏偏要选在黄埔这个地方,这也是袁隆平先生生前要求我们这样做的。我们想在广东这种气候条件下,实现袁隆平老师的梦想。”罗锡文说,“黄埔双季稻的顺利攻关,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同时对增加农民的效益、收入也有很大助益。”

  

  奋力攻克高产目标

  袁隆平“禾下梦”在黄埔实现

  

  “示范点水稻综合表现抽穗整齐、穗大粒多、茎秆粗壮、结实率高、杂种优势强。”李建武托起一把金灿灿的穗子介绍说,“虽然今年早稻种植由于缺水遇到困难,但最后仍然完成了双季亩产3000斤的目标任务,可见我们的杂交水稻在黄埔的适应性还是很好的,广东其他地方也有高产潜力。”

  双季稻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黄埔示范基地的核心示范区位于黄埔区新龙镇洋田村,面积30亩,由袁隆平院士生前亲自部署,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承建。早稻攻关品种为杂交稻Y两优911,晚稻攻关品种为杂交稻“湘两优900”。在种植过程中,均没有使用任何农药,全程采取绿色防控,水稻长势平衡,落色较好,真正做到高产高质。

  “袁老生前一直说‘高产’是杂交水稻永恒的主题,我们不能放弃这个目标。”李建武说,接下来希望通过总结成功经验,扩大种植面积,把黄埔成功的经验想向广东乃至华南地区进行推广,让广大农民朋友增产增收。

  早在2020年2月27日,袁隆平院士在祝贺大吉沙隆平稻香园试验田纳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示范点的信中,便提出了力争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对该试验田促进华南地区粮食生产大幅增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寄予厚望。袁隆平院士生前曾说过,“我要到黄埔去看一看”,与黄埔订下“约定”。如今稻花飘香,黄埔也实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攻关目标。

  “袁院士的遗愿实现了,我们没有辜负他的信任。我们会沿着他定下的目标一直努力下去,一定会交出越来越好的成绩。”黄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直以来,黄埔区都在沿着袁隆平院士 “禾下乘凉梦”和“覆盖全球梦”而努力,打造了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隆平院士港等一系列项目。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由袁隆平院士谋划、选址、题名,规划面积约6662亩,包含大吉沙、长洲、深井等三大片区,项目引入袁隆平、罗锡文等院士团队,联合共建隆平院士港及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华南地区高产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将江心岛成功升级为“都市锦田”。

  大吉沙片区作为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一期项目,重点打造隆平稻香园,将种植1300亩高标水田,并在岛上设立国家杂交水稻试验田,占地160亩,启动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种植任务,该试验田是广东省唯一纳入全国28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示范点的项目。与洋田村示范基地承担亩产3000斤的重担不同,大吉沙片区主要从事农作物科研试验,此前,在大吉沙隆平稻香园高产田收割时,“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产量也取得阶段性突破:在海淡水交替的情况下,平均亩产超1200斤。

  

  引进高端农业科技资源

  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黄埔力量

  

  广东是人多地少的缺粮大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广东省的粮食安全问题在全国粮食安全大局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因此,在广东实施以高产为主题的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的研究与攻关示范显得十分重要。

  一直以来,黄埔区发挥区域特色,不断推进科技兴农、科技强农,培养壮大黄埔水稻科研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贡献广东力量、黄埔力量。

  该区重点规划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并成立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打造隆平院士港,通过引进高端农业科技资源,建设世界一流的农业科技研发高地。

  由袁隆平院士领衔打造的隆平院士港搭建了技术转化和交易平台,形成农业科技项目孵化中心和农业高科技企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农业人才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杂交水稻、智慧农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国际交流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中心。

  同时,黄埔区还大力筹建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个研究院。今年8月底,市农业农村局向省农业农村厅推荐黄埔区申报建设广州黄埔现代种业(农作物)产业园和广州黄埔现代农业装备与服务产业园,10月专家组总体认可黄埔区承办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力优势。

  今年上半年,黄埔区分别成立了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依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杂交水稻育种、水稻亲本繁殖、杂交制种、高产栽培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展杂交水稻相关研究与推广;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农机、优质品种选育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构建机械化、智慧化、精细化农业生产体系;湖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依托邹学校院士领衔的辣椒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团队、刘仲华院士领衔的茶叶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团队,打造具有黄埔特色的科研新技术、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