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读懂中国是为了确立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2月02日        版次:A04G    栏目:    作者:董柳

     郑永年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摄

  

  12月1日,在“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发布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表示,读懂中国的目标其实是,要确立以中国实践经验为基础的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会后接受采访谈及有关美国召开所谓“民主峰会”时,他表示,美国召开所谓“民主峰会”,实际上不能叫“民主峰会”,应该叫“意识形态峰会”。

  

  中国的知识体系必须建立在中国实践经验上

  

  “读懂中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郑永年说,近代之初,中国实际上是从读懂西方开始的,那个时候中国因为封闭落后而挨打,所以我们迈开开放的第一步就是读懂西方。但是今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读懂中国。“一些极端的西方国家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逻辑强加在中国身上,认为‘国强必霸’,所以我们要主动帮助国际社会不要把理解西方的逻辑强加到我们身上,我们有中华文明的逻辑。”

  “我们更需要帮助自己读懂中国。”郑永年说,自己长期在海外工作,发现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的理解还有欠缺,“读懂中国的目标其实是要确立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我在研究西方的文献过程中发现,西方崛起的核心不仅仅是经济总量大、经济技术强大,而是它们创造了一套建立在他们自己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知识体系。我们的社会科学,我们的知识体系,也必须建立在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之上,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在郑永年看来,“我们不仅仅要继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也要创造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们要一起努力,继续把中国故事讲好”。

  

  所谓的“民主峰会”其实是“意识形态峰会”

  

  发布会后,郑永年在回答有关美国召开所谓“民主峰会”时表示,凡是西方国家到处推销的民主都不会成功,而内生的民主都是成功的。“外面强加的民主绝对不会成功”,他说,9·11事件后,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在阿富汗推行民主计划失败从阿富汗撤退就是典型的例子。

  “美国召开所谓的‘民主峰会’,实际上不能叫民主峰会。”郑永年说,美国完全是把自己的民主定义强加给世界,所谓“民主峰会”上的“民主”,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西方早期的民主(国家),第二类是中欧、东欧国家和地区,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所谓的民主,差距非常大,所以,美国召开所谓的“民主峰会”,完全是从意识形态出发,从政治需要出发。

  “比如说,东欧国家中,匈牙利没有被邀请,匈牙利是不是不符合西方的民主标准呢?可是,匈牙利是多党轮流执政,完全符合西方的民主标准。所以,美国完全是凭借它的意识形态喜好召开所谓的‘民主峰会’。”郑永年说,从学者的角度,应该叫它“意识形态峰会”而不是“民主峰会”。

  羊城晚报记者 董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