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20年中小学生命与健康素养调查报告》发布

中小学生健康素养随年级增长逐年提升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2月02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丰西西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生命与健康成为了全球备受关注的话题。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上,以“教育与健康中国——生命健康与中国未来教育”为主题的专题论坛受到了与会人士的关注。在12月1日下午举行的专题论坛现场,一份名为《2020年中小学生命与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受访学生的健康素养随着年级的增长逐年提升,女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生;值得注意的是,受访学生的睡眠时间普遍不足;在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应对焦虑等方面的健康素养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女生健康素养

  总体高于男生

  

  这份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创会教育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调查报告,以三到八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选择了覆盖14个省份的35555名学生参与调查,男女比例均衡。

  本次调查包括六大健康领域和四个健康维度,六大健康领域是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环境健康;四个健康维度分别是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技能和健康行为。

  记者留意到,本次调查的中小学生中,五年级、六年级和八年级整体健康素养水平超过30.0%,三年级和七年级整体健康素养水平超过20.0%。只有四年级获得优秀与良好等级(80分及以上,即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12.9%。对比发现,随着年级增长,学生健康素养得分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三到八年级学生中,女生总体的健康素养得分均值高于男生。在不同的年级中,女生的健康素养得分均值也都高于男生。

  同时,四年级、七年级、八年级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具有良好的积极的健康态度;但在健康技能上,小学和初中生均须加强健康技能方面的系统训练。

  

  在应对焦虑方面

  小学生相对较弱

  

  睡眠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规定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是10小时,初中生每日睡眠时间为9小时。调查显示,三年级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9-10小时以上的占46.2%,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睡眠充足的占54.2%,六年级学生每年睡眠时间在9-10小时及以上者占52.4%,小学生将近一半睡眠时间不足。报告提示,全社会都需要加强学生睡眠的健康促进工作,保障中小学生睡眠,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问题。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应对焦虑等方面的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下。分析发现,三年级学生中,当感到难过或悲伤时,能够以正确方式调节情绪的学生占比为48.4%;四年级学生中,当遇到伤心事件时,能够以正确方式调节情绪的学生占比为59%;能够以正确方式缓解和管理压力的学生占比为5%;五年级学生中,能正确认识情绪的学生占比54.0%,能够以正确方式缓解焦虑的学生占比60.0%,能够正确认识压力对身心影响的学生占比49.0%;六年级学生中,能够正确认识压力对身心影响的学生占比为47.0%,能够对压力产生积极身心反应的学生占比62.0%,能够以正确方式调节情绪的学生占比58.0%;七年级学生中,能够正确认识情绪的学生人数占比43.3%,面对压力能够积极采取行动减少压力的学生占比44.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80.5%的学生能够积极采取行动维护心理健康;八年级学生中,能够正确认识情绪的学生人数占比60.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83.6%的学生能够积极采取行动维护心理健康。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