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这场志愿故事会吸引超600万人观看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2月06日        版次:A02    栏目:    作者:鄢敏、詹淑真、岳青

  羊城晚报记者 鄢敏 詹淑真 通讯员 岳青

  

  因为有你,才了不起!12月5日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当天,第十一届广东公益志愿文化月系列活动——“人生,应当有志愿”年度分享第二季在广东省文化馆举行。陶勇、张莹莹、王治勇等七位不同领域的嘉宾通过主题演讲方式,分享志愿故事,传递志愿精神,吸引了超600万网友观看。

  震惊全国的伤医事件之后不到半年,眼科医生陶勇就回到了医院。世界曾以残酷待他,他却始终以温柔报之。他说,爱与希望比光明更重要:“光明只是帮助我们‘看见’,而爱和希望,才能支撑我们‘活下去’。”如今,陶勇和朋友一同发起了“光盲计划”,帮助更多失明者寻找色彩。

  “爱,是一种创造,一种能力,一种实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关注并践行公益事业十余年,将传播学的理论引入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在学术界、媒体和公益志愿行为之间,师曾志架起了通往“共善”的有益桥梁。她发现,面对那些真实而急迫的需求,志愿者们往往需要调动自己的创造力和应变力,“去试试看”。

  西部计划志愿者万雅文在云南澄江支教时走访了12所山村学校,创造了许多的“第一个”。例如,云南大山里的冬夜很冷,她第一个发起“暖流计划”,通过募资为五所学校装上了热水器,还给每一个孩子配备了一个热水壶,为村里的孩子们装上了净水器。

  十年来,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莹莹带领志愿者伙伴,持续不断地开展培训,服务2000多名重度残障伙伴。张莹莹表示,志愿服务的过程,不仅成全了他人,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我们并不只想为残障朋友谋一份温饱,我们希望,每一个生命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8年,王治勇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此后便时常奔忙在为灾区运送物资的道路上。今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降雨。王治勇带领的佛山菠萝救援队最早赶到、最后撤离,救援、转移4096人。他认为,志愿者精神不应成为谁的私藏品:“希望它是一支短暂由我们保管的火炬,在我们的手里燃得更红更亮,然后能交给下一个人。”

  助人者,人恒助之。作为一位服务志愿者的志愿者,广东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庾月娥表示,年轻时如果能够拥有一段特别的经历,便会受益终身。她觉得,如果做过助残服务,可能就会对身边的人多一份耐心和同理心;如果到过乡村支教,也许就更能感知到公平和机会的含义。

  “器官移植是一种技术,器官捐献则是一种文明。器官捐献,是人类对于人类的关爱,生命对于生命的珍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王东平介绍,在30万个等待移植手术的病患中,往往最终只有一万人能够实施手术,原因在于供体缺乏。今年10月29日,广东省“i志愿”器官捐献登记系统正式上线,这将促使更多的人关注和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