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敏 短视频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网红。最新一个火遍全网的,是专门制作所谓土味视频的“张同学”。 张同学是抖音上的一位短视频创作者,其视频作品主要拍摄东北农村的“土味”生活,唠嗑、买菜、做饭等生活琐事都成为其创作内容。近期更因消防部门上门为其进行安全指导、交警部门善意提醒其镜头中有交通违法行为而声名大噪。 起床、做饭、喂狗、养鸡,这些表现乡村平凡生活的短视频吸引了大批拥趸,单条视频播放超2亿,的确有点匪夷所思。各种赞誉、解读纷至沓来。在流量几乎就意味着红利的互联网空间里,已经有各路人马纷纷研究张同学走红的“流量密码”,从题材、情感、技术、视角等N多个角度条分缕析,给其贴上一个个闪亮标签。 走红自然有走红的道理,张同学也不例外。但张同学爆红,我以为并没有那么多这密码那密码,无非是满足了城市群体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想象。很遗憾,我想说的是,这种向往通常是虚伪和矫情的。一位地理学家说过:“一旦人类社会变得复杂与精致起来,人们就开始关注和欣赏相对质朴的大自然了。”田园牧歌在身处其中的人那里,更多的是一种劳作,只有在与此保持着距离的他者眼里,它才是一种诗意,才会产生浪漫化想象。我近乎武断地相信,张同学的粉丝中,大抵以生活在钢筋水泥包围中的城市居民居多。 从这个角度而论,张同学的“土味”创作,能走多远、有多大价值,还不好定论。所以,先别急着给张同学戴高帽。仅仅因新鲜、好奇而带来的流量是不可持续的。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的,围观农村、评点农村之外,更该思考如何建好农村、振兴农村。这是提醒,也是期望。
-
即时新闻
别急着给“张同学”戴高帽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2月14日
版次:A01G
栏目:街谈巷议
作者:林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