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石化打造“无泄漏装置、无异味厂区、绿色洁净企业” |
大湾区首座综合能源服务站——东明三路综合能源服务站 |
广东石油将氢能应用拓展到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 |
加油站更靓丽,服务更多元 |
司机之家服务3000万卡车司机 |
情暖驿站 |
广州石化与城市共融 |
文/黄萱 受访者供图 近日,中国石化驻粤企业联合举行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石化成立38周年之际,驻粤企业盘点“十三五”期间在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经济腾飞,建设幸福广东的努力和贡献。五年间,驻粤企业共向国家和地方缴纳利税3361.8亿元,每天利税1.84亿元,可以建造114座广州塔。 广东,是中国石化下属企业最集中的省份之一,现有茂名石化、广州石化、中科炼化、湛江东兴、广东石油、销售华南、化销华南、广州工程、五建公司等16家单位(机构),形成了炼油、化工、油品、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和产品销售等完整的中下游石化产业链。目前,中国石化在广东原油加工能力达5275万吨/年,占了广东省原油加工比例的九成以上,乙烯生产能力达212万吨/年,成品油销售超过1750万吨,占全国供应总量九分之一。 一直以来,驻粤企业秉承着“国企为国、驻粤兴粤”的理念,将“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爱我中华 振兴石化”的石油石化精神与“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的广东精神深度融合,积极争当能源革命推动者,美好生活建设者,科技创新引领者,碧水蓝天守护者,和谐社会服务者,为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广东新篇章助力加油。 端好能源饭碗 助力广东经济腾飞 10月13日凌晨3时,茂名石化炼油厂区的中心控制室仍然灯火通明,联合八车间主任杨楚彬坐镇内操,指挥操作人员精细调节4号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将柴油产量推到极致。 今年三季度以来,一场席卷全国的煤荒,接连引发了气价上涨,让尚奔跑在新能源转型快车道的中国能源压力立即传递到柴油供应上。“增产、保供是第一要务!” 茂名石化、广州石化、中科炼化等炼厂喊出了振奋人心的口号,他们承担着全国超过8%的原油加工能力,广东全省超过九成的原油都在这呈三角形的生产中枢延伸到全省各地。能源保供责无旁贷,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安排,开足马力增产柴油。10月份柴油日均出厂量对比前9个月增长了40%,及时有效地缓解了广东市场和西南地区柴油供应紧缺,保障区域能源的有序供应。 2020年6月,由广州工程EPC总承包建设的中国石化系统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中科炼化正式投产,成为了继茂名石化、广州石化之后中国石化在广东建成的第三个千万吨级炼厂,中国石化在广东原油年加工能力从3750万吨提升到5275万吨。 在成品油供应终端,加油站往往起到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供需风向标作用。“民营油站又开始挂起了无油、限加的牌子,但我们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被动样子了,我们有应对策略!”在加油站工作20多年的员工陈光文经历过2005年油荒,与彼时顶着压力保供对比,中国石化此轮的保供显得“底气”更足。 有了中游炼化企业的资源支撑,广东石油在全省2300多座加油站精准摆布每一座油站的资源配送,预测库存消耗,中国石化加油站依旧能够做到“不断供、不限供”。 “双循环”驱动之下,中国石化驻粤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续写“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利用广东毗邻港澳,海外出口众多的优势,以国际视野开拓国际市场,源源不断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高质量汽柴油、优质沥青、航煤、船舶用油等产品,助力国家“开放合作”战略实施。“十三五”期间,茂名石化、广州石化等炼化企业向东南亚、中东、澳洲等十多个国家出口成品油超过178.5万吨,186种化工产品,在海外建设26个大型石油化工工程项目。 共建活力广东 为美好生活添光加彩 218吨全新的塑料产品刚从生产线下线即被抢购一空。这款由茂名石化自行研发的聚丙烯珠粒发泡料新产品,具有熔点更低、发泡倍率更稳定的特点,确是汽车及外包装的高端环保新材料。 亿万年前深藏地下的石油资源,从开发利用的那一天起就和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目前,中国石化驻粤企业乙烯年产量已经达到212万吨。这种被誉为“化工之母”的石油化工基础性原料可以被加工制造成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每年驻粤企业生产的各种塑料制品可替代的木材达到了1600万立方米,相当于2660万棵碗口粗的树木,17万吨橡胶制品更可节省387万亩橡胶林的土地资源,为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美丽家园作出了“看得见”的贡献。 在广东,中国石化拥有华南区科研力量最强的石化研究院,“十三五”期间开发了61种环保新产品,依靠科研攻关、发明专利等平台,12个新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中国制造”的典范。 在车水马龙的城市CBD,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以及荒凉边远的山区、鲜有人烟的海岛,看得见的改变还在加油站上演。每天,超过200万车主走进中国石化加油站,而加油站也正在飞速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站转变,为人们提供更清洁、更便捷、更丰富的能源供应服务。 12月7日,中国石化对外宣布,第1000座充换电站暨第1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在广州金龙综合能源服务站正式投营。这标志着中国石化提前达成充换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双一千”座的年度目标,也是中国石化加快转型升级、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实现能源洁净、多元、安全供给的创新举措,将促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以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为目标,中国石化正加快从制氢、运输、网点、检测等全产业链条布局氢能应用落地。2020年12月,广州石化年产1500吨的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建成投用,纯度达99.999%,是中国石化在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高纯氢生产基地。目前,中国石化在广东已建成产能超过3000Nm^3/h的煤制氢、天然气制氢以及石脑油重整制氢装置。2021年11月,中国石化在广州黄埔建成了集自主设计、建设和技术应用于一体的华南区首座氢气质量分析检测实验室,为实现“每一克氢都是承诺”奠定了技术基础。 目前,中国石化在广东正加快建设“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升级。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已经建成的9座加氢站初步形成了环珠三角氢能续航保供网络,年加氢量达到300吨,服务超过100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以及物流、环卫等新能源车辆。“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规划建设加氢站5000座、充换电站5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7000座。 坚持创新驱动 让“广东制造”走向世界 2019年5月17日凌晨1时28分,由广州工程设计承建的长度达4071米成品油管道,从湛江穿过通明海峡通往广西北海,508毫米直径的跨海输油管道一举打破了国内大陆同类项目中穿孔直径、管道长度的纪录,充分展现了在跨海管道建设过程中,成功攻克钻杆断裂、钻头“卡钻”等系列难题的“广东科技”。 在产业升级被赋予国家转型发展新动能的大背景下,中国石化驻粤企业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拥抱互联网浪潮,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智慧工厂、智慧管道、智慧油站建设,成为推动国企改革,转型发展的践行者。 依托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新技术,炼化企业加快推进传统厂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从广州石化建成炼油中心控制室,实现厂区83套生产装置控制系统远程集中控制,到茂名石化建成国内石化行业首个5G防爆专网,中科炼化建成投用国内最大的化工产品“智能立体库”、实现“无人仓库”“无人机巡线”等20多个场景的智能化操作。 2020年12月18日,西安石化一桩运行超过12年的钢制烟囱徐徐倒下,这次拆除的“大脑”却在1680公里外的广州。在比对了现场火灾、爆炸以及危险物泄露等安全风险数据后,指挥中心宣布“绿色”拆除成功,全程不超过半个小时。这是五建公司自行研发的AR智能拆除系统,集合了5G远程操控、安全远程诊疗、冷拆除、载荷式移位等新工艺于一体,不仅大幅减少了传统人工拆除带来的安全风险,还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环保系数。 近年来,驻粤工程企业坚定不移走“科技兴企”道路,将“广东工程”的口碑带到全国各地,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相继承建了中东地区最大炼厂——科威特阿祖尔炼油厂、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油厂等核心炼油装置和工程项目。 加油站里的智慧革命也正悄然开展。一改工业化设计风格,时尚、绿色、温馨的油站形象,展示着互联网在加油场景的全新体验。无感支付、一键加油、无人值守全自动洗车、线上下单,门店提货……广东石油利用互联网平台精准锁定超过2750万车主用户,引入包括汽服、简餐、充值、保险、旅游等20多种新业务,全方位满足车主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 “十三五”期间,驻粤企业承担了超过260个省部级创新攻关项目,开发超过100种化工新产品,煤制油品/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等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08种新发明、新工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实现科技创效超过16.1亿元。 建设美丽广东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道路 2021年12月,一款绿色的汽油成了深圳车主们争相“尝鲜”的新宠儿。这款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爱跑98”品牌汽油,从茂名石化、广州石化出厂到上市销售,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社会对更优质、更环保汽油的需求增大,“爱跑98”品牌汽油在深圳率先销售。事实上早在12年前,这款英文名为“X-Power”的品牌汽油已经率先向香港地区供应。 助力油品质量升级一直在路上。2000年,中国石化在广东率先推行无铅汽油,接下来20年间15次油品升级,2018年完成了全省国Ⅵ油品升级,广州石化也率先向香港地区供应符合欧V排放标准的98号无铅汽油。 经济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石化驻粤企业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统筹节能、减排、降碳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8年4月,中国石化启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将绿色低碳打造成中国石化核心竞争力。茂名石化、广东石油等两家驻粤企业成为了“绿色企业行动计划”首批企业,通过强化源头减排、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向社会提供绿色能源和产品,持续提升绿色服务体系,打造绿色竞争优势,持续推进全产业链绿色企业创建。 今天的炼厂,鱼游水池,鸟戏天空,采用深度除尘除雾技术,让催化裂化装置烟囱的“小白龙”消失,增设硫化氢回收装置,二氧化硫总排放量减少了65%,硫含量、颗粒物等空气环境指标全部优于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加油站和油库100%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在油站气味不再难闻的同时,每年回收1万多吨油气,可供超过1万辆小汽车跑一年。 推动“三废”治理,促进循环经济的同时,驻粤企业着力于绿色环保科技创新。以五建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开发利用污染土壤固化、污染物还原、热脱附工艺、土壤阻隔、地下水修复、生物通风等多种技术实现污染土壤、地下水的修复治理,为华南到华东、华中等地承担了十多项土壤修复和地下水不修复项目,以实际行动践行“碧水蓝天净土”的庄严承诺。 “十三五”期间,驻粤企业实施“能效倍增”计划,累计投入超过109亿元用于绿色环保建设,开展114项环保项目攻关,开发推广40个清洁产品。依靠管理和技术双轮驱动,驻粤企业在原油加工量倍增的情况下,能耗、污染物排放量实现逐年下降,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推动绿水、蓝天、净土工程,打造无泄漏装置、无异味工厂、花园式厂区,推动能源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履行央企承诺 做党和人民的好企业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而至。中国石化驻粤企业责无旁贷,投身防疫抗疫工作,全力打赢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场硬仗。 疫情初期省内口罩资源极度紧缺,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统一指导下,茂名石化在10天内研发生产出熔喷布料,紧急上线2条熔喷布生产线,数百名志愿者昼夜不息支援地方企业口罩生产,快速缓解了熔喷布原料、生产线等口罩供应的源头瓶颈。2020年以来,驻粤企业累计生产熔喷布原料2583吨,熔喷布129吨。在2300多座加油站24小时坚持保供,及时引进蔬菜、生鲜、消毒用品等民生物资的同时,对接123个口罩生产企业,为社会累计供应超过3000万个口罩。 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自2010年起,驻粤企业累计投入超过8700万元帮扶资金助力脱贫攻坚,通过派出驻村干部,修筑公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农业经济、就业支持、消费扶贫等措施,直接帮助7160人脱贫。2020年,驻粤企业31个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村全部脱贫摘帽。 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驻粤企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探索创新公益实践形式。自2012年起持续开展“情暖驿站”大型公益活动,面向春运返乡人员提供免费加油、休息、热粥热茶、母婴室等爱心服务,9年来,4万多名中国石化志愿者服务了超过5000万春运返乡人员。聚焦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士等户外劳动者,建设109座“爱心驿站”,为他们提供遮风挡雨的安全场所,温馨的休息室、爱心早餐、小药箱、小书架等服务。 此外,驻粤企业已经成功打造了“爱民护路志愿服务”“寻找孤儿”“洁净海洋行动”“安静高考”等知名公益品牌,注册志愿者超过7200人,2021年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过80万小时。 坚持“开门办企业”的理念,打破与公众的隔阂。驻粤企业将“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打造成为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2021年第六季“公众开放日”在疫情背景下如期开展,茂名石化、广州石化、中科炼化、广东石油等企业采取“云参观”的方式,通过直播带领80多万社会公众走进炼厂、油库和加油站,零距离感受中国石化在绿色环保、安全管理、转型发展上的新成果。 秉承“驻粤兴粤”的理念,中国石化坚持“融入地方、合作共赢”,着力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驻粤企业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法国液化空气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等跨国公司,以及南粤交通、广州交投等成立合资合作企业,驻粤企业加快引进世界先进管理技术,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努力让央企的发展成果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对广东振兴经济、深化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探索。“十三五”期间,驻粤各合资企业销售收入近640亿元,地方财政贡献超过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