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职校升本考验学校“内功”

行业呼唤更高层次职教人才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2月31日        版次:T05    栏目:    作者:崔文灿

     职业学校学生在操控柔性制造生产线

     职业学校学生在看机器人写春联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2021年,是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从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到“职教22条”,再到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意见的出台,2021年,职教利好政策不断,有业内人士感叹: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

  申办本科,广东高职院校准备好了吗?职校人才培养能跟上产业更迭吗?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广东有什么新做法?

  

  关键词:升本

  

  A “双高”建设校升本希望最大

  

  经过多年探索,职业教育本科的发展目标在今年10月明晰起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10%,是一个什么概念?2020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1468所,截至目前,获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共31所,仅占全国高职院校数量的2%。从2020年到2025年的五年间,要建成约上百所高职本科,如此算来,这个速度并不慢。

  作为职教大省,广东已有多所高职院校提出升本目标,公办民办皆有之,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学院等。

  记者留意到,教育部原则上优先考虑“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与独立学院合并转设;另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支持其独立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目前广东有14所“双高”建设高职学校,均为公办校。这也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升本最有胜算的,应该是公办校。

  对此,作为全国优质民办高职院校的“领头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校长蒋新华说:“和这类学校比,我们有差距;但我们也想做高职的排头兵、领航者。做到这一点,我们还要在内涵精神上再发功。‘十四五’这5年间,我们要完全比照职业本科升本的标准来抓我们的内涵建设。对此我们有信心。”

  

  B 如何做到“升本不忘本”还在探索中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早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职教本科,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坚持属性定位不变、培养模式不变、特色学校名称不变。这也就是意味着,一哄而上行不通,注重内涵建设才是升本的不二道路。

  增加职业本科层次,无疑是对职业高等教育强有力的支撑。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专家、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校长蒋新华介绍,职教本科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培养模式。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的层次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品种和人才。

  升本,意味着学校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更好的声誉和平台,但如何“升本不忘本”,成为摆在职业学校掌舵人面前的课题。据了解,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有着鲜明区别:普通本科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完成,只有25%的学时用于实习实践,突出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职业本科要求50%学时用于实践实训,突出职业能力和素养,对技术技能素质要求比较高,培养的学生要有能够快速上手,踏踏实实解决一线现场的能力。如何破解这一矛盾,教育界还在摸索中,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关键词:适应性

  

  A 专业动态调整适应产业更迭发展

  

  前不久登上热搜的“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未毕业就被抢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行业人才缺口之大。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人。尽管如此,企业用人需求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之间“两张皮”的现象依旧存在——面对企业更新迭代的新技术、新做法,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似乎“慢半拍”;校企合作中“剃头挑子一头热”问题仍没有解决,中小企业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能力不足,大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不够……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适应性,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当前职业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质量不高,适应能力不强,类型特征不明显。”蒋新华一针见血地指出,“适应产业的更迭发展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根本所在。”

  动态调整职业教育目录,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的一大举措。今年3月,教育部组织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记者留意到,《目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增专业,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专业,根据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合并专业,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一些关系城市、乡村、民生、环境、绿色、低碳和健康等行业的岗位,此前在学科专业体系中较少关注和涵盖,现在在新版职教专业目录中都能找到。

  

  B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广东有新做法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广东有什么新做法?记者留意到,就在今年3月份,一个新的计划诞生:“领匠志愿者计划”落地,清华博士前去职业院校做社会实践导师。该项目将依托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的人才资源,下沉赋能职业教育,通过学术讲座将前沿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给职校学生,为职业学校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强有力的社会师资支持。

  大半年时间内,志愿者计划已落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授课者除了有清华博士的头衔,还是业内大咖,他们将把众多产业一线中的案例引入课堂设计。在项目落地铁职院的媒体见面会上,深圳市力合鑫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国说:“铁职院的学生们很可能就是技术工程方面的接班人,我们有必要有义务来提前跟他们对接,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进入到工程和技术思维里面来,真正实现学有所用。”

  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德保说,在技术产业化的团队成员中,除了有教授,也需要有工程师和技师。再好的理论,如果没有如上团队构成,也不可能变成产品,而在产品生产中,有交付的时间限制和成本控制,后面两者都要在生产线上实现,“职业学院在中国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还将起到更好的作用”。

  

  大数据·广东职业教育

  

  有职业院校483所

  在校生204.45万人

  高职入选国家“双高计划”14所

  国家优质专科高职学校14所

  国家示范中职学校63所

  合作企业8万余家

  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1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