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争当更高层次的营商环境“优等生”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1月04日        版次:A03G    栏目:快评    作者:阅尽

  □阅尽

  

  《2021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于近日公布。报告显示,广东全省营商环境改革的协同性提升,不少城市建立了由书记、市长挂帅的领导小组,有的还建起工作专班,常态化研究和协商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全省范围的部门协同、政企互通、社会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广东营商环境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如企业开办的全流程电子化,“一网通办”、办税缴费“一次不用跑”,以及简化审批、多规合一、联合验收等,都探索出可贵的经验,有些做法还在全国复制和推广。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报告2021》中,深圳、广州、东莞、珠海被树为全国标杆城市,广深两市还成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显然,广东营商环境改革不仅获得官方认可,也得到市场主体的较高评价。在工商企业界,不少人谈起珠三角的营商环境,都赞不绝口。在这种形势下,广东并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是对标先进,寻找差距,继续创新,努力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争当营商环境的“优等生”。

  领跑者最忌自满。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试点,广东先人一步,成绩可嘉。但我们也应看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诸如区域间和系统间改革的不平衡,有的地方营商环境的统筹机制尚需加强,部分指标的“一窗通办”落实效果不佳,有的还存在“隐性审批”等情况。相较于国际上的先进做法,类似差距可能更为明显。

  面对问题和差距,我们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更要焕发起改革的精神和内驱力。随着我国实体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进程,无论对政府服务还是营商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国际形势和全球经贸格局的变化,企业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亟待相关配套机制的跟进,这些都说明,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大有可为,更有可为。

  不错,在许多有关营商环境的报告和评价中,广东一些城市常常名列前茅,得分较高,但正如人们所言,评价不是“奖牌榜”而是“助推器”,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口碑,还需不断努力和进取。“排头兵”是激励,更应是担当。营商环境改革看似只涉经济领域,实则是对政府权力运行机制的重塑,一个微小的变革或都会“伤筋动骨”,引发阵痛,这更需要“攻坚”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