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3岁以下幼托机构数量不足 (资料图) |
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 杭莹 1月6日,佛山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正式拉开帷幕。1月5日,针对持续关注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照护难题,佛山市政协完成了《佛山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照护服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目前佛山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与国家提出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并给出完善托育建设顶层设计、建设多元化照护体系、加快发展公益普惠托育等五大建议。 0-3岁婴幼儿托育数不足 2021年11月27日,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在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让更多家庭生得起、养得起,二胎、三胎没问题”,话音一落,全场响起阵阵掌声。 实际上,“生得起、养得起”确是不少佛山人关心的一大问题。《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7月,佛山全市常住人口中,3岁以下婴幼儿28.9万人,实际提供托育服务机构680家,可提供托位34600个,每千常住人口托位数为3.7个。地域分布上,禅城区75家,南海区157家,顺德区375家,高明区29家,三水区44家。 《报告》指出,佛山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与国家提出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公共托育服务意识有待增强,登记备案制度有待完善,综合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市场机构钻了主管部门和政策缺失的空子,处于无监管的灰色地带,成为托育机构发展的一大隐忧。 与此同时,佛山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还存在多元照护体系不够完善,举办主体公“缺”民“进”的短板,特别是公益普惠托育供给匮乏。调查数据显示,1000元以下是绝大部分佛山市民接受的每月托育服务价格水平,达到51.5%,但目前佛山尚未有一家公办托育机构,现有托幼机构以民办为主,其中,营利性托育机构共299家,占44%;普惠性幼儿园托班共93家,约占14%。 《报告》显示,佛山0-3岁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约为6%。离家距离远、托育时间不够灵活、费用较高、招收婴幼儿年龄限制等问题也进一步增加了广大家庭“不愿托”“不敢托”“托不起”的担忧。 构建多元化照护服务体系 解决好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照护难题,是缓解家庭育儿焦虑,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有力举措。本次佛山市政协的调研报告从完善托育建设顶层设计,建设多元化照护体系,科学规划托育机构布局、制定示范性机构认定标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5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报告》提出,建议佛山由分管卫生健康工作的副市长或秘书长牵头,搭建市、区、街镇三级联动综合监管机制,同时规范监督管理体系,成立托育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建立智慧化信息管理平台,向公众公开托育机构经营性质、托位情况、服务模式、卫生保健、收费情况等信息。 《报告》建议构建多元化照护服务体系,创新发展“托幼一体化模式、机关事业单位模式、社区普惠模式、企业园区模式”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其中,《报告》建议参考深圳经验,通过在公办幼儿园增设一个托大班,专项招收辖区婴幼儿,并以财政专项拨款方式,打造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具有示范效应的普惠性托班。 在社区普惠模式上,《报告》建议在社区普惠点实行“公建民营”的方式,由政府出资建设和装修社区普惠托育点,场地由社区提供,对经营者免除或降低场地租金,要求社区普惠托育点收费每月不高于2500元,营业者自负盈亏,社区托育点不划入政府财政补贴范围。 在托幼机构用地方面。《报告》建议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托育机构建设统一规划,建成后用于举办公办托育机构或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优先举办公办托育机构。此外,街道腾退空间、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空余用地、省追加的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等富余公共资源,优先用于举办托育服务机构特别是公办托育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