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华 近年来,互联网医院被寄予厚望,与之相关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不过,就整体而言,互联网医院的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超过1.3万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建成互联网医院的仅约为1700家。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健康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显示,超九成互联网医院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僵尸状态”。 互联网医院承载着广大民众的殷切期望,每一次与互联网医院有关的好消息和好政策传来,都会引发社会的广泛热议。这是因为,互联网医院消除了物理距离,可将远在天边的优质医疗服务直接送到民众家中,隔着电脑或手机屏幕就能看名医。 此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存在多年的老问题,大医院通过自身的互联网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输送技术,进行隔空诊疗甚至利用人工智能实施远程手术,让许多人家门口的小医院也可以看大病。对于如此便捷的诊疗方式,民众当然心存向往。 但让人尴尬的是,互联网医院虽然数量不少,却有超九成处于闲置现状。此外,即使是一些开展业务的互联网医院,也面临服务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比如都在做预约挂号、医疗咨询、复诊续方、开方售药等非医疗核心业务,能够超出基本模式的少之又少。有些互联网医院,不过是实体医院的网上挂号室、网上咨询室而已,这样的互联网医院对民众的帮助很有限。 建而不用,与没有找到好的变现手段有关,毕竟少了利益的驱动力,就难以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而缺乏个性化服务,互联网医院变得“千院一策”,就会失去吸引力,民众觉得用处不大,不愿意多捧场,变现就更加困难。看清了其中的逻辑,就会明白,若想让互联网医院告别“僵尸状态”,最有效的手段,是从同质化向个性化转变。 不断缩小民众期盼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互联网医院稳步走向成功的关键。互联网医院只能“话聊”,不能开展医疗检查;只能诊断或指导治疗,很难开出和执行电子处方……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化解,互联网医院就难以赢得民众的广泛认同。 让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让线上线下服务相衔接,以及破解“有医无药”难题,化解初诊困扰,都需要到民间找答案、向实践要经验、用创新去开路。 进一步而言,要想做到建而有用并赢得民众的广泛好评,就需要摸清患者所期盼的互联网诊疗究竟是什么,痛点究竟在哪里,并根据需求来改变服务模式,不再是自己提供什么就让患者接受什么,而是让优质服务去适应需求。也就是说,互联网医院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改走亲民路线。 互联网医院既要数量,更要质量。数量井喷,为质量跃升创造了条件。此阶段也是优胜劣汰的关键期,假如不去创新发展,而是甘愿同质,就会被淹没在毫无特色、可有可无的同类机构中,也只能无奈地处于“僵尸状态”。唯有主动求变,方能通过特色服务崭露头角,在自身赢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他们翘首以盼的互联网诊疗服务。
-
即时新闻
告别“僵尸状态”,互联网医院要走亲民路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1月12日
版次:A06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罗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