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报告 |
“粤菜师傅”带你“吃透”报告 |
本版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版式设计/李金宝 今天上午,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这份备受关注的工作报告,既公布了过去一年广东省各领域发展的“成绩单”,也给出了新的一年广东发展的“任务书”。 2022年,广东将纵深推进“双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全面推进广东“数字政府2.0”建设;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完善三孩生育支持政策…… 根据报告,我们梳理了12个关键词,邀请权威专家第一时间解读,和您一起读懂广东2022年发展蓝图。(丰西西) 关键词 1 地区生产总值(GDP) 报告摘录:(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进出口总额增长3%。 专家解读:“2021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的成绩,体现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表示,制造业稳住了广东经济的底盘,而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则成为广东经济的新增量,愿意“尝新”的广东消费者进一步带动了新经济和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的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广东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他认为,参考全国5.1%的两年平均增速,经济体量如此庞大的广东,今年5.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合理且预留有空间的。 (陈泽云) 关键词 2 “双区”建设 报告摘录: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力建设好深圳先行示范区。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专家解读: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认为,广东省在“双区”建设中,最关键的就是与港澳协同发展、资源互通。事实上,充分深化深港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与香港联动成为世界级的创新增长极,从而进一步带动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香港青年人才提供充分就业机会,是深圳需要肩负起来的使命。 陶一桃表示,报告还提到了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大湾区大学建设,更加详细地勾勒出了未来“双区”建设的蓝图。相关措施将为港澳同胞在粤学习、就业、创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有利于更好推动大湾区建设。 (沈婷婷 柳卓楠) 关键词 3 两个合作区建设 报告摘录:高水平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 专家解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表示,广东省将两个合作区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重要部署。 他认为,横琴的关键词就是“发展”,要提升产业水平,加快高科技研发中心布局等。报告中还提到“推动高铁、城际等轨道交通项目与澳门轻轨衔接”,就是要加强琴澳互联互通,扩展澳门居民生活空间。 前海则聚焦“扩区”和“改革开放”。陈广汉说,报告更加明确了前海合作区将示范引领深港多领域深度对接,前海地理、产业、制度创新空间的扩大,都为香港发展提供了更大舞台,给香港企业、居民尤其是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 (沈婷婷 柳卓楠) 关键词 4 “一核一带一区” 报告摘录:深入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持续加大资源统筹、政策供给力度,提升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专家解读: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教授表示,广东将进一步强化“核”“带”“区”主体功能,通过“强核”“扩圈”,促进区域经济走向平衡协调。 陈鸿宇指出,在“强核”上,“横琴方案”“前海方案”擘画了两个合作区建设的美好蓝图,“这对‘强核’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在“扩圈”上,广东非常重视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个都市圈的发展,尤其是在跨海、跨江发展方面,五个都市圈要融为一体、相互联动,配置好资源,相互支持发展。他认为,“扩圈”的另一个体现是,通过引导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深化高质量发展的资源项目对接,进而带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 (侯梦菲) 关键词 5 “双减” 报告摘录: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校内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专家解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吴颖民表示,“双减”首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具有重大意义。“双减”是当前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能否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只有高质量的课堂教育,才可能有较轻的课外负担。 他认为,报告中提到“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高校,完善中职、高职、本科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对解决基础教育的焦虑有重要作用。如果未来有更多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是同等学力,能更容易就业、获得更好待遇,无疑会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引导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而对基础教育产生牵引作用和深远影响。 (蒋隽) 关键词6 “三孩” 报告摘录: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增加普惠性养老和托育服务供给。完善三孩生育支持政策。 专家解读: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表示,“三孩生育政策”首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广东对进一步全面深化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政策体系的决心。 如何进一步完善三孩生育支持政策?他认为,“十四五”时期,广东应努力增加0-3岁托育服务供给的力度,同时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积极政策,切实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侯梦菲) 关键词 7 科技创新 报告摘录:强化战略科技力量。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专家解读: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认为,通过高等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能够大大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科学上的源头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他表示,大湾区须面向全球,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形成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深圳技术落地能力强,广州有源头创新优势,结合港澳的全球化视野,每个城市都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他强调,创新链与产业链必须打通,“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通过机制体制改革,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要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形成广东乃至大湾区在全球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 (李钢) 关键词 8 贸易 报告摘录:深入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机遇,稳步拓展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专家解读:“今年RCEP落地实施,广东提出要抓住机遇,推动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说是抓住了稳外贸的‘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表示。 他指出,广东重点实施的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中,包括抢抓RCEP实施机遇、启动建设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加快广州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内容,坚持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稳住外需,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注重扩大进口,有助于推动形成内外需良性互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齐头并进、出口和进口平衡发展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报告特别提到“推动在湛江、茂名创建自贸试验区粤西片区”。对此,陈万灵表示,粤西片区的打造非常有必要,可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陈泽云) 关键词 9 生态文明 报告摘录: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专家解读: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常向阳教授表示,这彰显了广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领域发挥示范作用的决心和信心。 他指出,倡导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无废城市”理念,是探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推进“无废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生态文明建设是项系统工程,要解决日益突出的气候和环境问题,除了依靠技术革新、科技进步之外,也需长期深入推动环境教育。他认为,在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应强调“绿色大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陈亮) 关键词 10 营商环境 报告摘录: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专家解读: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许德友指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营商环境改善的主要导向。当前,市场化的重点在于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法治化的重点在于把公平竞争落到实处,兼顾“铁面无私”和“包容审慎”;国际化的重点在于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同时,便利化的改革仍要深入推进,特别是全面推进广东“数字政府2.0”建设。 他指出,报告提出“深化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非常符合中央对广东的要求和广东发展实际。从先行先试、政策优惠型改革导向,转变为制度创新、环境营造型改革导向,广东的营商环境不断迭代升级;但目前部分清单事项改革正进入“无人区”,需要用更开放的思维、方法推进改革,让市场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政府真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并使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丰西西) 关键词 11 制造强省建设 报告摘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切实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专家解读:“在制造强省建设部署方面,最大亮点是突出了政策措施的体系化和系统性,立足广东省制造业基础,协同推进集群化建设、平台化发展、数字化转型,从重大项目工程到创新平台布局,牢牢稳住制造业大盘,打出一系列战略组合拳。”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指出,这套“组合拳”打法具有鲜明的“广式”特点,可称之为“三化协同”全链条战略部署。 他表示,广东要顺应跨界融合、生态协同、集群发展趋势,着眼于整个大湾区建设,选择重点城市、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开展试点示范,进一步聚焦优势产业、做强特色产业、瞄准新兴产业、抓住关键企业,健全“链长制”并培育“链主”“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有针对性“补链”“强链”,引导企业在产业链中“卡位”,提供金融配套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活水”。 (陈泽云) 关键词 12 文化强省 报告摘录: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专家解读:相比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报告对于“文化强省建设”增加了“高水平推进”的表述。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广东多年前就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现在踏上“十四五”新征程,对建设文化强省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他看来,“高水平”应体现在国际化程度更高、现代化水平领先、广东特色更凸显、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更好体现、主旋律与多样化更充分展现等方面。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还应更加全面、立体、多层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更加丰富的文化需求。 (罗仕) 今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 ●提供优质基础教育,增加公办学位约50万个 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增加公办学位约50万个。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服务时间100%达到“5+2”。 ●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水平 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631元、286元提高到653元、30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从每人每月1883元提高到1949元,分散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从每人每月1227元提高到1313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81元、243元提高到188元、252元。 ●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 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开展“粤菜师傅”培训3.8万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次,技工院校招生19.8万人次;开展“南粤家政”培训16万人次以上。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万人以上,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万人以上。 ●开展HPV疫苗免费接种 为全省90%以上县区中具有广东省学籍新进入初中一年级、14周岁以下未接种过HPV疫苗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完成550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全省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招募选派4000名青年志愿者到欠发达地区基层一线从事2-3年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建设高质量水源林101万亩;完成矿山石场治理复绿3000亩以上。 ●组织优秀展览巡展200场 新增100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实施30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传播。开展80处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和活化利用;实施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工程,开展全省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建立古树名木健康诊断和监测量化指标体系,重点对全省828株一级古树名木进行视频监控和保护。组织优秀展览到全省各县(市、区)级博物馆和基层社区进行巡展200场。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完成不少于65万批次食品抽检任务,不合格食品处置率100%。全年完成不少于800万批次食用农产品快检任务。完成药品监督抽检不少于15000批次。 ●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新增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25万套(间)。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00个以上。全面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 ●深化“数字政府”建设 实现群众就医、求学、养老、户籍业务等100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推动50项高频政务服务在港澳地区“跨境通办”。 (郭思琦 侯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