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打好“侨”牌、抢抓RCEP重要机遇……

江门:对外开放“更上层楼”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1月21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陈卓栋、彭纪宁、江宣、谭耀广

     江门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在RCEP生效当天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周华东 摄

     去年江门出口集装箱数量创新高 江关宣 摄

     江门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江关宣 摄

  

  文/陈卓栋 彭纪宁 江宣 谭耀广

  

  外向型经济成果丰硕、营造对标国际一流“软环境”、逐浪开放新机遇……近年来,江门抢抓“两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层次、提升开放水平,助推高质量发展,“胸怀”更广阔。

  目前,江门正全面推进“港澳融合”工程及“侨都赋能”工程,携手港澳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抢抓RCEP重要机遇,建立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全力构建江门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格局。

  

  用好“优势”结出丰硕经济成果

  

  作为著名侨乡,江门具有对外开放的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有400多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素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之称和“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

  用好“优势”,结出“硕果”。目前,江门与澳门的金融合作业务量已经突破2000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商事登记、外资备案登记、智能办税等事项港澳离岸远程办理;全国首创港澳跨境通办政务服务综合专区,港澳同胞不出关即可办理超400项江门政务服务;日前,江门市涉侨“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也正式上线。在文化交流方面,江门办好第三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世界江门青年大会,“少年中国说”等特色活动品牌也进一步擦亮。

  乘着开放的“风潮”,江门的经济社会“扶摇直上”。数据显示,江门每年外贸出口量超200万TEU(标准集装箱)。家用电器、摩托车、印刷电路、集装箱……江门打造出一个个外贸“爆款”。作为江门对外开放的其中一个“枢纽”,江门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作以来,开展了进口保税仓储业务、出口退税、跨境电商及进口保税商品展示等多元化业务。截至去年12月15日,江门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仓库使用率已超过80%,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各类企业87家,涉及造纸、新材料、金属制品、大健康(食品)等产业。江门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35.5万吨,进出口货物货值累计17.7亿元。

  去年公布的中国外贸竞争力百强城市榜单,江门位列综合排名第45名,还入围“潜力竞争力30强”。总结2021年,江门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达到25.2%。对外开放“滋润”了江门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江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对标国际一流增强“软实力”

  

  为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江门进一步增强“软实力”,逐步形成对标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去年4月27日,“江门—澳门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暨“人社自助服务跨境全省通办平台”在澳门启动。据悉,这是江门市政府为满足江澳两地跨境投资和生活需求、加强两地深度融合、加快政务服务机制“软联通”而打造的政务服务专区,更是全国首创地级市政府设在境外的综合性政务服务专区。到了9月27日,“江门—香港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也正式启用。截至目前,通过两个专区,江门市已实现港澳企业居民“零出关”即可办理超400项江门政务服务、66项广东省任一城市服务事项。

  “跨境通办”为江港澳合作注入新的动力,而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则体现了江门拥抱世界的责任担当。日前,江门制定了《江门市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以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的,提出包括推动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动政务事项“湾区通办”等多项措施。

  其中,为营造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创新的营商环境,江门将积极推进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省级试点建设;深化江门与港澳金融合作,探索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形式引入华侨资金,将江门人才岛打造成为华侨财富管理中心。相关人士认为,有关措施能够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立衔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高标准营商环境相适应的制度规则。

  

  一“进”与一“出”打开新格局

  

  进入新的一年,江门建立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脚步不停歇。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数据显示,截至去年,RCEP成员国家在江门市累计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75个,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1.83亿美元。2021年前11月,江门市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337.9亿元,增长18.3%,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0.9%。为了抢抓RCEP机遇,江门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在RCEP生效当天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江门市举办与RCEP国家相关的、涉及经贸、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活动,打造合作平台,进行RCEP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共同促进江门市与RCEP成员国之间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家电、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与食品、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行业及领域的合作,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助力江门市与RCEP区域尤其是东盟地区的贸易投资合作。

  而在日前,江门又与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江门国际仲裁中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旨在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国际化仲裁服务。江门市政府领导表示,江门国际仲裁中心将依托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国际公信力和全球影响力,充分发挥江门的丰富侨务资源和有利区位条件,实现优势互补、机制互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共同打造珠江西岸重要的商事争议解决枢纽节点,助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新年新气象,抓住机遇“引进来”与“走出去”,江门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打好“侨”牌迎来发展新起点

  

  心怀“国之大者”、感恩自强奋进,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江门,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新起点。

  今年,江门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出台江门“侨梦苑”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中国侨都华侨华人总部,建成全球华侨华人服务中心,建立侨资企业数据库,定期发布面向华侨华人的投资机会清单,并推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江门设立分支机构;建设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离开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域外法律查明机构等,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设立华侨华人政务服务窗口,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定居等“一窗受理、一并发证”……

  江门利用自身作为中国侨都的侨资源优势,进一步在RCEP合作范围内打开局面;助力江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珠江西岸重要的商事争议解决枢纽节点;加快推进外经贸高质量发展;用好用足侨资源优势,深入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加快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新的一年,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江门把握机遇、用好优势、加强互动、深化合作,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一个更开放的侨都江门,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