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琪 受访者供图 |
从左至右:袁韻琴、徐容宇、李若萌 受访者供图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构建一朵雪花”环节令不少人印象深刻:96名表演者高举各参赛国家(地区)名的雪花引导牌,通过舞蹈与地面光影的互动,让所有“雪花”聚合,最终构建成一朵“大雪花”,寓意世界团结,一起向未来,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而在参与这个环节的人中,有四名来自中国澳门的北京舞蹈学院在读大学生,分别是徐容宇、李若萌、袁韻琴、潘美琪。对她们来说,这段经历终身难忘。 排练,有温暖也有浪漫 开幕式结束的第二天,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这几位姑娘。她们都是去年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刚开学没多久就赶上了冬奥会开幕式表演者的选拔。据说,当时导演组从芭蕾舞、古典舞、编导、民间舞、教育和国标舞六个系别里面选了约110名学生去参加排练。从10月初开始,一直排练到开幕式正式开始。 “每一天我们都在不断地修改、完善动作,有试过两天一个版本、一天一个版本,甚至一天两个版本。我们要把不同的版本都练习到位,有时还要回忆起之前学过的东西,重新再套入进来,舍弃一些动作,再添加一些动作。”对徐容宇来说,排练中的每一个细节至今仍历历在目。 姑娘们为参加演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排练中,她们常常要在气温零下的室外脱掉羽绒服跳舞,就为了能在演出当晚把最完美的姿态展现给全世界的观众。今年是她们来到北京舞蹈学院过的第一个新年,也是第一个没有家人陪伴在异地过的新年。“确实会想家,但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和同学们就像亲人一样陪伴呵护着我们,这次冬奥排练也让同学们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让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 不止温暖,还有浪漫。有一次排练就赶上了下雪天,她们在场地上跳着“雪花”,天空中则飘着雪花。小小的雪片在聚光灯的照耀下犹如繁星洒落人间,与姑娘们构建的“大雪花”交相辉映。 表演,有激动也有遗憾 开幕式表演圆满结束了,但姑娘们却感觉意犹未尽,“很想再来一遍”。 回忆起在舞台上时的心情,徐容宇坦言会紧张,“但心里想的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来表演这个节目,不能让观众失望。希望把自己最好、最完美的姿态留在鸟巢这个‘双奥之馆’的舞台上,把我们澳门青年、中国青年的风采展现给全世界的观众”。 “这是我第一次登上国际性的舞台,为全世界的观众展现我们的舞姿。作为来自中国澳门的学生,我能在内地获得这样一个机会非常难得。感谢学校,感谢国家,这次经历让我倍感荣幸,这也会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徐容宇激动地说。 然而这段经历对潘美琪来说,是有遗憾的。在正式演出的前几天,她突然身体不适,编导便换上了替补表演者。尽管后来身体已经恢复可以正常上场了,但出于万无一失的考量,还是没有让潘美琪站上最终的舞台。 潘美琪明白,冬奥会开幕式的表演是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么做也是为了确保整体的稳定性。“对我来说,每次排练我都很用心,就算胃疼我也坚持到现场看大家排练。我觉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能够参与就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这是一次很好的成长经历,让我学会了很多。”如今,潘美琪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下一次的美丽绽放。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 王莉 柴智 郝浩宇 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