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深汕西改扩建工地7日一派繁忙

全球首台智能造桥机“上马”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2月08日        版次:A02G    栏目:    作者:王丹阳

     正在建设中的深汕西改扩建施工现场 通讯员供图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丹阳,通讯员沈高、詹桃报道:正月初七,开工大吉。7日,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旁,广东目前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深汕西改扩建施工现场,伴随着白鹭不时翩跹飞过,全球首台桩梁一体智能造桥机上,施工员通过信息控制平台操作,轻易地把长约16米、重约41吨的预制梁板精准架在支座,完成了梅陇特大桥首跨桥梁施工建造。

  一边是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一边是鸟鸣悠悠的自然湿地,“铆足虎劲”的巨无霸造桥机与白鹭为伴,形成了一道岭南春早的独特风景。

  据了解,这台智能造桥机由深汕西改扩建项目自主研发,正在申报相关专利。“这是全球首台桩梁一体智能造桥机。”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桥梁施工及信息技术研究室主任石雪飞介绍,它的研发应用实现了从预制管桩基础、桥墩、盖梁到预制梁板的纯装配化施工,创造了新型路桥施工模式。由于采用“工厂化预制、机械化拼装”,智能造桥机的构件都是预制后再运往施工现场,这意味着在施工中无需额外修筑施工便道,不占线外用地,无需对便道硬化处理,同时混凝土也无需现场浇筑,减少了施工及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和噪声,实现了临近自然保护区内鸟儿们的“岁月静好”。

  据介绍,正在建设中的深汕西改扩建梅陇特大桥全长5400米,共需打设1368根预制管桩,架设684片预制盖梁以及2736片预制双T梁。相对以往传统做法,智能造桥机采用了空中“搭积木”方式,可就地实现桥梁各结构件及桩基础的施工,为打设桩基础预制管桩,拼装预制桥墩、盖梁,架设预制梁板提供了全套“空中”服务及平台。

  此外,造桥机中应用北斗-GNSS打桩定位系统提高精度,打桩机上还“加装”了激光测距仪、垂直度检测仪等,使得绿色低碳化智能造桥“不含糊”,在精度、稳定性上更有保障。

  “桩梁一体智能造桥机比传统单跨桥梁施工效率提高了至少3倍。”深汕西项目总工程师邱志雄兴奋地说,也大大减少了搭设、拆除栈桥的建设成本。

  作为广东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起于汕尾陆丰,路线向西途经汕尾、深汕合作区、惠州、深圳,终于深圳龙岗,全长约146公里,全线按照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