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城中村有了“智慧管家”!

三元里街道探索“全域智能运营”模式,街道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2月08日        版次:A05    栏目:新春走基层    作者:马灿、赵鑫娆

     环卫工人老张接到工单立即处理垃圾,并上传结果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马灿 实习生 赵鑫娆

  

  “在城中村都能享受这种智能的管理服务,真是满满的幸福感!”三元里街坊吴冬霞最近说,有啥事情通过社区“云报事”小程序处理,十分方便快捷。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城市管理日益精细和智慧化,广州走出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子。作为广州镇街全域服务治理试点区域,三元里街道探索“全域智能运营”模式,有效提升了街道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

  

  以“网格化”织密

  全域共治“一张网” 

  

  广州三元里街道管辖13个社区和1个村转制公司,常住人口10.3万,其中外来人员5.7万。据介绍,近年来,三元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成效,但城乡二元结构现象仍然存在,如城中村管理服务标准不一、外来人口管理难度大、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等问题亟待纾解。

  去年,广州开展镇街全域服务治理试点工作,白云区三元里街道以“城中村”管理改革为试点,开展全域服务“智治”新模式,实现街道社区一体化服务治理,打造现代智慧化先行示范街道。

  “我们率先实施红色领航行动,以网格‘小切口’做强治理‘大文章’,形成共治格局。” 三元里街道党工委书记肖秀玲告诉记者,三元里街以创新思路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网格治理,将各级党组织、警务室、服务站功能拓展到网格,将社区党员、干部、监察站工作人员、社区专职人员、社区民警、环卫工人等力量下沉网格。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三元里街道率先把物业企业系统性思维和流程管理能力融入街道治理服务,创新街道城中村物业管理方式,与万物云城共建街道智慧运营调度中心,打造一支“智慧大物管”全域协管队伍,以市容环卫等专项服务为切入试点,逐步实现公共设施管养、秩序维护、出租屋管理、来穗人员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

  

  发现市容问题

  点手机就能处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三元里有很多广为人知的故事,如三元里抗英故事有口皆碑,是近代史第一课、百年抗争第一章。英雄之地三元里既是千年商都、中国皮具之都、中国化妆品“黄埔军校”、世界黑胶中心,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支点。

  肖秀玲说,不能因城中村管理的难点,而毁掉这张“靓丽名片”,新时代的三元里更要装得下“城市的魅力”。

  因此,如今的三元里街道,建设了“智+惠”综合管理平台,提供便捷网上社区服务;运用“智+慧”平台对城中村出租屋进行全面管理;城中村环卫以“工单”系统为基础,解决治理难题,达成市容环境治理效率与体验的提升。与此同时,还搭建市民共治数字化平台,为市民提供线上报事小程序——云报事,实现城市问题“随手拍”“随时传”、处置进度“随时查”、处置结果“随时评”的闭环共治。

  “牌坊附近有垃圾,请值班保洁人员前往清理!”环卫工人老张接到工单,立即按照地图定位,前往三元里牌坊附近,将垃圾清扫干净,并把清扫结果拍照上传至系统。

  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环卫工人老张每天工作的日常,街坊发现哪里有垃圾、哪里要报修,都会通过社区“云报事”小程序处理,系统会自动派单给值班工作人员解决。记者获悉,这套 “云报事”系统上线3个多月,已经完成工单453单,有效提升了街道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

  在随机的采访中,多位街坊为此点赞。在三元里居住快20年的老街坊吴冬霞深有体会,她说,以前抗英大街上满是垃圾,现在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而且不管发现什么问题,点下手机,就能很快解决,“虽然生活在城中村,但有这样的智能服务,我们感到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