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视觉中国 |
□卢静 张聚全 北京冬奥会的举行,将大家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再次点燃。其中,冰壶运动更因其趣味性与表演性,而为大家所喜爱和关注。有关冰壶的话题此起彼伏。你对冰壶真正了解多少? 冰壶的起源有争议 冰壶运动的起源地还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冰壶运动起源于欧洲大陆,主要证据是在欧洲一些著名的画作中保存有人们在冰上玩类似于冰壶的游戏。但反对者认为,这些画作中所描绘的是另一种与冰壶有些相似的运动。这种游戏在奥地利仍能找到踪迹。 另一种观点认为,冰壶运动起源于苏格兰。在苏格兰,有关冰壶的记载可追溯到16世纪初,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记录。此外,在苏格兰的都布莱恩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冰壶实物——砥石。这块砥石打磨痕迹明显,形态呈方形,一侧有与现代冰壶的壶柄功能相当的沟槽,重约26磅(约11.79kg),是现代冰壶重量的一半。最为重要的是该砥石上面刻有所有者的姓名和1511的年份字样。 1716年,苏格兰成立了世界最早的冰壶俱乐部,而且苏格兰人还是最早的冰壶比赛规则的制定者。 尽管冰壶起源地存在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苏格兰为现代冰壶运动发展贡献最多,甚至还是冬奥会比赛所用冰壶的石质材料最主要的产地。 做冰壶的石头可不简单 冰壶主体是一块灰色的石头,上面有一个手柄。这块灰色的石头也不是一个整体,壶身和壶底分别由Common Ailsa和Blue Hone两种不同的石材制成。 当前冰壶比赛用的冰壶石主要产自两个地方:苏格兰的艾尔萨·克雷格岛和北威尔士。其中艾尔萨·克雷格岛出产的冰壶石质量最优,占了全球总量的60%-70%,岛上岩石可见巨大的柱状节理。 通过考证发现,Common Ailsa和Blue Hone都落在石英碱长正长岩的区域。换言之,从岩石学的角度来划分,冰壶石不是花岗岩,而是一种正长岩。 石英碱长正长岩是一种花岗岩和正长岩之间的过渡岩石种类。与花岗岩相比,其石英含量较低,而K、Na等元素含量较高。该类岩石中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斜长石含量很低或不含斜长石。 苏格兰的艾尔萨克雷格岛为一火山栓。从冰壶石的岩石结构并结合其产出的地质背景来看,其是一种次火山岩,形成在距地表较近的地方。岩浆在较冷的环境中快速结晶,形成细粒的矿物。其中主要组成矿物碱性长石、碱性辉石和碱性角闪石都呈长条状、长柱状,不同矿物颗粒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其强度较大,抗撞击能力强。而作为底座的Blue Hone粒度更细,结构更加致密,其隔水能力更强,抛光后亦更加光滑。 石英碱长正长岩并非一种罕见的岩石类型,在世界很多地方皆有产出,如我国塔里木北缘波孜果尔碱性杂岩中就有此类岩石。 冰壶为啥这么贵? 据公开报道,在国际大赛中使用的冰壶每只价格在12000元人民币左右,一套好的冰壶(16只)总价在18万元人民币左右。 其实,不是所有的冰壶都贵。 早期的冰壶与现今比赛用的冰壶在材质、手柄、结构、打磨的精细程度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根据冰壶石的等级差异,冰壶也被分不同等级。满足游戏使用的冰壶和奥运会比赛使用的冰壶质量差异明显,价格也天差地别。 比赛用冰壶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冰壶石产地较少。 虽然冰壶石的原岩为石英碱长正长岩,并不罕见,但是冰壶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苏格兰产出的冰壶石不仅是质量好,还承载了这项运动的历史和文化含义。替代性材料的使用,不仅面临材质本身质量的要求,还面临被冰壶界接受的终极考验。 二是冰壶加工工艺复杂。 制作一个冬奥会使用的冰壶从切割原石到打磨、黏合、手工抛光等,一个冰壶的生产大约要经历20道工序。除了原石开采使用机械外,其他环节全部需要制壶工人手工完成。一般情况下,5名熟练工人耗时3天才能完成一套冰壶。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经验有时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生产一柄优质冰壶的关键。 三是冰壶生产的垄断。 目前世界上比赛用的冰壶制造公司只有三家。其中苏格兰凯斯公司拥有艾尔萨·克雷格岛冰壶石的独家开采权,加拿大冰壶石业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够用北威尔士特雷弗花岗岩生产冰壶的公司,而美国汤普森公司则采用特殊冰壶制造和翻新技术制作符合比赛要求的冰壶。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冰壶这么贵了。 值得庆幸的是,每一把冰壶都很结实耐用,保养得当可以使用很久。 冰壶保养要仔细 冰壶的主体是一块岩石,看似致密的岩石中存在很多看不见的小缝隙,水可以透过这些缝隙进入岩石内部,冰壶实际都要进行防水处理。 主要的防水处理方式是给冰壶打防水保护蜡膜。保护蜡膜会逐渐挥发,因此要给冰壶定期打防水保护蜡膜。 冰壶运动中冰壶要不断与冰面摩擦,并与其他冰壶碰撞,壶体和壶底难免磨损并出现小的凹坑,这时候可用树脂胶进行黏补和抛光。当冰壶使用时间过长,底面摩擦环出现偏斜和大面积深斑坑时,可以进行翻新处理。 当然,平滑无坚硬杂质的优质场地是避免冰壶过度磨损的关键。 比赛中,运动员每次投掷前都要用软皮质材料制成的手帕擦磨冰壶底部,去除冰雪残渣,这也是对冰壶最基本的保养,同时摩擦的过程还能舒缓大赛的紧张情绪。 (来源 科普中国) 链接 冰壶比赛看什么? 冰壶竞赛,考验的是参与者的体能与脑力,展现了运动员的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因此冰壶比赛被誉为“冰上国际象棋”。 1924年,冰壶作为表演项目被纳入第一届冬奥会。如今这项运动依然以其表演性而被众人青睐。但很多初看冰壶比赛的人并不了解其比赛规则,在了解规则之后又很是好奇,运动员在滑动的冰壶前面使劲摩擦到底起什么作用?更留意一点看,你可能还会发现,冰壶运动员脚下的那双鞋也不简单。 看规则: 冰壶比赛时,每场由两支队伍进行对抗,双方各4人登场。一场比赛共10局,每局中每名运动员均有两个冰壶,各有两次掷壶机会。我们会看到每局场上最终会有16个冰壶,冰壶最接近圆心的一方得分。10局结束后,得分多者获胜。 比赛前,双方由掷点离圆心近者先开始比赛,然后两队分一垒、二垒、三垒和四垒,按顺序轮流掷壶。一名队员掷壶时,两名队友会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这能使冰壶能更准确地到达想要到达的位置。同时,对方队员为了使冰壶远离圆心,也可在冰壶的前面擦拭冰面。 掷壶队员可以力求将冰壶滑向营垒圆心,尽量在最接近圆心的地方停下,也可尝试用冰壶将对方的冰壶撞出营垒,远离营垒圆心,或将场上本方的冰壶撞得更接近营垒圆心。 看姿势: 运动员掷壶姿势优美,身体下蹲,蹬冰脚要踏在起蹬器上,用力前蹬,使身体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冰壶从本垒圆心推壶向前,至前卫线时,需放开冰壶,使其自行以直线或弧线轨道滑向营垒中心。 看装备: 冰壶由壶体、手柄和螺栓组成,直径不到30厘米,重量近20公斤。 比赛时,运动员要身着运动服,脚穿比赛鞋(或鞋套)。比赛鞋(或鞋套)两脚的底部不同,蹬冰脚鞋的底部为橡胶,而滑动脚鞋的底部则为塑料。两只鞋的鞋底结构也大不相同。 运动员用来刷冰的刷子也各式各样——玉米刷、马毛刷,或者还有更高端的合成纤维刷。 看技巧: 冰壶比赛前,制冰师通常要在冰面上均匀洒水——这种水可不是普通水龙头里接的自来水,而是经过净化的去离子水——这种水结冰速度更快、硬度更高,可以让刷冰效果达到最佳。最重要的是,因为其物理性质,这种水制作出的冰粒可以保持长时间坚挺,持续整场比赛。制冰师的这一工作叫做前期“打点”。 这些冰粒会在冰壶下方创造出空间,某种程度上能减少摩擦。冰壶底部呈凹陷状,这些冰粒形成的小小空间也能阻止冰壶吸附到冰面上。当然,冰壶滑行时,本身也会使冰粒微微融化成一层薄薄的水,因此冰壶才可以平稳地滑行。 比赛时,运动员拼命刷冰面,其实是为了以瞬间摩擦来提高冰面温度,融化冰面的细小冰粒,使冰壶走得更远。刷得越用力,冰粒顶部就融化得越多,令冰面变得越滑。刷冰队员的刷冰技巧,还能改变冰壶运动的方向或速度。 (BO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