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深圳“城市文明典范” 大幅提升文化软实力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2月18日        版次:T05    栏目:    作者:王俊

     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项目(效果图)

     读书月期间深圳举行共读活动

     深圳坪山文化聚落,坪山大剧院、美术馆、图书馆

     市民积极参与深圳图书馆阅在深秋主题活动

     读书月期间深圳举行共读活动

  

  文/王俊   图/王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腾飞,深圳一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与经济腾飞相辅相成的是,深圳的文化创新跨越从未停止。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文化自信崛起。

  “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十分钟文化服务圈”“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等文化品牌越发响亮,深圳文化前行的步伐铿锵有力。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圳在文化攀升的路上持之以恒。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站在“双区建设”的新起点,面向未来,深圳文化发展的新画卷已经绘就。深圳提出,城市文明典范是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之一。大幅提升文化软实力,新一轮的文化号角已经吹响。深圳文化,正乘风破浪,不断创造新的精彩。

  

  “两馆”项目建设迎来新进展

  “十大文化设施”2024年建成

  

  近日,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以下简称“两馆”)项目建设迎来新进展。目前,“两馆”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接下来将同步进行二次结构、幕墙工程、装饰装修等专项工程施工,计划2023年建成。届时,“两馆”将为市民打造集美术展览、艺术收藏、文化交流、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艺术殿堂,更将成为深圳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艺术的平台。

  据介绍,“两馆”是由一座美术馆、一座图书馆和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公共广场共同组成的建筑群。深圳美术馆新馆建筑面积6.56万平方米,设典藏库、各类展厅、报告厅、活动空间及配套功能区;深圳第二图书馆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设书库中转区、各类综合阅览区、展馆、报告厅及内部配套功能区。其中,深圳第二图书馆将拥有国内首个地下智能立体书库,并设有大型分拣系统,配合智能立体书库,促进全城文献流动。同时,通过引入最新的IT技术,搭建起专业性、自动化、数字化、全开放的信息化平台。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两馆”在设计建设上看齐国际一流水平,为市民提供开放的城市交流客厅和智慧体验,打造城市文化展示空间,进一步提升深圳文化与艺术品位。建成后,深圳第二图书馆将成为展现深圳文化发展历程与未来建设的窗口以及深圳文化、学术交流的平台;深圳美术馆新馆将成为展示艺术的窗口和推动中国艺术与国际艺术互动与交流的平台,以及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重地。

  除了“两馆”,“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还包括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创意设计馆、国深博物馆(暂用名)、深圳科技馆(新馆)、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这些场馆的选址分布于深圳各区,旨在让各个区的市民都享受到身边的文化设施。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新时期策划推进的重大文体设施规划建设,在深圳特区史上掀起了第三次文化设施的建设高潮。这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明典范”的重要载体。

  目前,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设计方案全部出炉,各项规划建设驶入“快车道”,力争2024年十大文化设施基本建成。届时,深圳市民可享一流文化设施与文化服务。

  

  “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受热捧

  持续推动特色文化街区管理提升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提升改造后的南头古城、甘坑客家小镇等“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吸引了不少留深市民前往打卡观光。据了解,与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同步有序开展的,还有深圳首批“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打造。2018年,为助力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启动了“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提升改造工作。

  历时2年,包括深圳大鹏所城、南头古城、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甘坑客家小镇、蛇口海上世界、华侨城创意文化街区在内的7个街区被予以认定为深圳特色文化街区,获得授牌;大万世居等3个街区也加紧脚步,在2021年8月前高质量完成了阶段性提升改造工作,并于当年10月通过了实地考察评估,符合深圳特色文化街区创建工作要求。根据《关于第二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区认定的通知》,大万世居、大浪时尚小镇、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特色街区等3个街区被认定为“深圳特色文化街区”。

  至此,首批“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全部获得认定。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充分挖掘深圳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构建遇见美好深圳、留住乡愁、传承文脉的城市文化新空间,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街区,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为城市营造了更加生动精彩的人文景观。同时,通过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带动了街区及周边整体品质的大幅提升。

  关于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建设工作还将继续开展。据介绍,深圳将优化文化产品供给,传承城市历史文脉,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特色文化街区,以先行示范标准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打造城市文明典范。

  2022年1月,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常委会会议召开,会议宣读表扬了35件2021年度优秀提案。其中,由民进深圳市委会提出的《关于打造一体化创新型特色文化街区的建议》名列其中。深圳六部门答复该提案,表示将多方位助力打造特色文化街区高质量。

  深圳市委宣传部表示,已会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起草并出台《深圳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构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统筹规划,加强文化产业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发展,推动上中下游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则表示,2021年《深圳特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的编制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已完成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深圳将加快推动《深圳特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相关报审工作。

  无论是“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还是“十大特色文化街区”,都是深圳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措施。可以预见,随着“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的基本建成和“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持续挖掘,深圳将出现更加靓丽的文化风景,成为深圳持久的文化引擎。

  

  读书月深圳书展打造阅读狂欢

  大书城小书吧成重要文化标识

  

  2021年11月,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如期而至。作为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群众读书节,本届读书月自2021年11月2日正式启动,共举办16项主推活动和40余项延伸活动,开展主题活动260余项、1400余场,邀请周国平、葛剑雄、刘擎、施展、金一南、郑永年等名家大咖开坛设讲,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吸引超千万人次参与,充分点燃了整个城市的阅读热情。

  伴随着浓浓的书香氛围,第三届深圳书展也再次与深圳读书月联袂举行,组织500多家国内外优秀出版机构参展,邀请102家出版社设摊展销,通过(室)内(户)外联动,共展销精品图书品种22.3万、数量120万册,为深圳市民读者打造了一场“最有幸福感、最有获得感、最有满足感”的城市阅读狂欢节。

  2021年11月28日,第三届深圳书展精彩落幕。为期10天的深圳书展累计接待读者超155万人次,其中主会场约107万人次,各分会场约25万人次,线上书展约23万次。此外,本届深圳书展累计销售图书2752万元,再度刷新全国时间最长、销量最高的城市书展纪录。

  以深圳读书月和深圳书展为代表的深圳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两大城市文化盛会让疫情影响下的深圳依然书香浓郁。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深圳读书月组委会特别顾问邬书林曾在第三届深圳书展开幕式上,高度评价深圳持之以恒进行的全民阅读事业。他表示,深圳开展全民阅读的眼光越来越高,做得越来越深,走得越来越远。深圳全民阅读与城市发展互为推动,城市也因此始终葆有创新活力。

  打造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阅读之城”,深圳市民沉浸滋养在书香浓郁的文化绿洲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盈,城市人文精神日益彰显。2021年12月18日,深圳市民迎来湾区书城的正式开工。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湾区书城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书城文化综合体。

  作为深圳推动“一区一书城”规划的重要举措,以及建设“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重点项目,湾区书城是继深圳书城罗湖城、南山城、中心城、宝安城、龙岗城、龙华城之后,深圳出版集团全力打造的新一代大书城,也是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市重大文体惠民工程。湾区书城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举办文化活动超过800场次,年均接待读者超过100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出版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规划,构建大书城和小书吧互为呼应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目前已在深圳建成6座超万平方米大型书城,50家特色书吧,每年接待市民读者2000余万人次,成为深圳重要的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

  

  深圳出品“瑞虎”成央视春晚标识

  原创文艺精品展深圳文化闪耀全国

  

  今年的虎年央视春晚上,“深圳出品”再次闪耀春晚舞台。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专门为总台2022年春晚设计的“瑞虎”登上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主视觉形象,萌虎形象“瑞虎”成为央视虎年春晚的标识。

  盘点历年央视春晚的“深圳元素”,可以发现此次“深圳出品”并非偶然。多年来,深圳与央视春晚结下“不解之缘”:1997年,深圳原创主旋律歌曲《春天的故事》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唱遍大江南北;1998年、1999年,深圳原创主旋律歌曲《走进新时代》连续两年通过春晚向全国观众传递深圳的昂扬向上;2011年,深圳福永街舞团首次亮相央视春晚,展现了深圳这座快节奏城市的包容开放与青春活力;2013年,深圳原创歌曲《美丽中国》等深圳音乐元素在央视春晚尽情流淌,彰显文化深圳魅力;2019年,央视春晚首次在深圳设立分会场,向全球呈现精彩“深圳七分钟”;2021年,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支持创作的原创歌曲《灯火里的中国》,在春晚舞台上精彩演绎;2022年,深圳出品的“瑞虎”成为央视虎年春晚标识……

  多年来,深圳文化不断用“深圳出品”证明着自身的茁壮成长。深圳文化的“春晚现象”背后,是一座城市文化崛起的力量。“从当年宝安的农民工兄弟用街舞征服全国观众,到罗湖小品笑傲荧屏,深圳特区文化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向外界传递一个新兴城市的文化信息。”深圳知名文化学者胡野秋如此评价。

  据介绍,近年来,深圳大力打造原创文艺精品,受到全国瞩目,如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原创舞蹈《烈火中永生》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交响乐《灯塔》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

  目前,深圳正在规划实施“新时代文艺发展工程”,筹划创作大型声乐交响组曲《英雄颂》、电视剧《从这里开始》《谁可相依》、电影故事片《生命水线》、纪录电影《我们正青春》、歌剧《先行者》、舞剧《未来已来》等重大文艺精品。

  

  文博会展示深圳文化强市底气

  深圳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

  

  2021年9月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七届文博会,首次尝试线上线下结合办展,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的“满堂红”,展出文化产品近10万件,近4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坐落在全市各区的文博会分会场,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将文博会带到每个市民身边,同时展示了深圳建设文化强市的底气。

  值得关注的是,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近年来,深圳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趋势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2021年度“深圳文化企业100强”名单中,数字文化产业明显崛起,新媒体和网络文化、文化软件及游戏共入选28家企业,高端文化装备有22家企业入选。

  近年来,深圳依托数字技术发达和文化创意资源汇聚的优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深圳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数字信息服务、动漫、网络视听、数字文化装备和消费终端制造等行业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覆盖创作生产、传播运营、消费服务、衍生品制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深圳正在推进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将推动数字创意技术和设备、内容制作、设计服务、融合服务等四大业态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