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残疾人事业蓝皮书》发布

提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应注重可及性与包容性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02日        版次:A13    栏目:冬残奥会·前奏    作者:王莉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开幕。昨日,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2)》,着重介绍了冬残奥会备战参赛相关情况和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康复体育和残疾人体育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现状。

  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残奥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第七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2枚金牌、13枚银牌、9枚铜牌,实现了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在残疾人群体中掀起了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潮。自2004年第十二届夏季残奥会开始,中国体育代表团连续五届实现金牌奖牌数双第一。

  进入新时代,尤其是成功申办北京冬残奥后,中国残疾人体育开始向冬季项目发力,从以前的个位数参赛者,发展到此次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有96名运动员,参加全部6个大项的比赛。

  西安工业大学教授文安表示,现阶段残疾人从事竞技体育活动,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生物医学阶段的以一种康复方式促进更多残疾人功能恢复。同健全人一样,残疾人也拥有从体育及竞赛中享受快乐、体会激情及获得荣耀的权利。

  蓝皮书指出,目前,残疾人所参与的活动大部分仍然是由残联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缺少活动经费是制约残疾人自主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体育活动场所和适配器材的缺少也是阻碍残疾人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

  对于未来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蓝皮书建议,应立足包容性计划与专项计划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要扩大“全民健身计划”及其他体育政策的包容性,针对残疾人群体制定更加细化和可操作的政策条款,建立相关部门“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在政策内容、立法执法、财政投入、组织机构以及舆论宣传等方面进行整合。此外,应明确残联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和定位,并让其成为专项发展计划的主责部门、包容性计划的监督部门。

  “体育是能够让残疾人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折射社会温度与幸福度的镜子,今年的蓝皮书则更加凸显了这面镜子的意义与价值。”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利群说。

  羊城晚报记者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