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强 |
“十三五”时期,广东体育场地设施数量超29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9平方米,城乡“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4500万人,体育产业总规模、增加值等主要数据位居全国第一。 深观察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广东共有17名运动员以及5名教练员进入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广东体育历史性突破。在去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上,广东44名运动员在20个项目49个小项比赛中,夺得5枚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26项次入围前八名,金牌数与上届持平,参赛人数、项数和获得奖牌数、前八名项次均超越里约奥运会。在去年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广东代表团派出1200多名运动员参赛,获得75枚金牌、42枚银牌、66枚铜牌,金牌总数居全国首位。 群众体育也在蓬勃发展。“十三五”时期,全省体育场地设施数量超29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9平方米,城乡“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全省平均每年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5000多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4500万人,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由90.6%升至92.7%。 与此同时,广东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9年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403亿元,同比增速为9.99%;体育产业增加值1884亿元,同比增速达13.84%,占GDP比重达1.75%。体育产业总规模、增加值、GDP占比等主要数据位居全国第一。 代表委员看变化 “近年来,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办公室、教室,放下电脑、手机,拿起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走向运动场。”全国人大代表、河源市龙川县田家炳中学校长李舒强说,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取得明显成效,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他以其所在的龙川县田家炳中学为例说,该校通过广泛宣传全民健身、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坚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鼓励家长参与体育教育等举措,切实做到体教融合,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体魄,“近年来,师生身体素质明显提升,精神面貌大大改善”。 (羊城晚报记者 罗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