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遗嘱人年轻化折射观念进步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3月23日        版次:A01G    栏目:@街谈巷议    作者:林如敏

  □林如敏

  

  残花落英,枯叶飘零。“我知道,堕地之时,死案已立,只是修短的缓刑期间人各不同而已……”这是梁实秋当年怀念其亡妻的美文,掉这个书袋,并不在于要考究梁是否真的那么一往情深,只是感同于其道出了“死是寻常事”这一基本事实。

  3月21日,《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公布全国“00后”立遗嘱、遗产捐赠志愿服务等一批广受关注的遗嘱登记数据。数据显示,遗嘱人不断趋向年轻化,“80后”“90后”“00后”立遗嘱者不在少数。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相比,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00后”“90后”遗嘱中一个突出特征。

  所谓未知生、焉知死,在儒释道数千年的浸淫之下,长久以来人们对死亡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公开谈论死亡几乎成为一种禁忌。年纪轻轻立遗嘱,至少会被认为是“不吉利”。

  但正是因为死亡不可避免,所以才更需要向死而生。谈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正如一代又一代哲人皓首穷经,力图回答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真的是很烧脑的“天问”。如果一定要追问活着的意义,我以为最通俗的答案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无论如何,遗嘱人趋于年轻化,说明这一代人有了更豁达更进步的生死观。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妥帖地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于人于己都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至于年轻人安排自己的虚拟财产,则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虚拟财产已具备真实财产的特征,它还可能牵涉到个人隐私,由谁继承,当然也并非无足轻重。

  我们祈愿岁月静好人间皆安。但是意外阴晴谁处问,我们谈论的是应对不讳之变的遗嘱,我们几乎不忍谈论东航坠机事件。如果要谈论,那么我会再抄一句书:逝者已矣,生者不能无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