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
□唐义诚 据报道,2016年英国女性平均每人都会有14个包包,以配合不同场合使用,而中国女性对包的热爱也不输给大不列颠的女人。曾有“天猫女王节”的数据显示,有35万中国女性一年至少购买12个包包。 “包”治百病,似乎成了闺蜜间心照不宣的共识,为什么女性如此偏爱“买包”呢? 是什么让女性如此沉迷于“买包” 在古代,女性负责收集(采摘),男性负责攻击(狩猎)。每当有采集活动,女人都会带上篮子或者兽皮皮包出去,“包”就成了女性的必备生活用品。由这一分工带来的愉悦感已经留在了基因里,造就了女性对包的情有独钟。 当然,这一进化心理学上的推测只能解释女性喜欢“包”,却无法说通为什么女性总是偏爱昂贵的名牌包。事实上,女性对“贵而无用”的东西的喜欢,还源于对“爱”的需求。 有研究显示,奢侈品可能会让女性感觉“被爱”。研究者让两组女性参与者分别阅读一段关于“某女和男朋友参加聚会”的文章,文章大部分内容都是一致的,除了在描述女士穿着和佩戴珠宝时有所不同——文章A版本是说她穿的都是大牌货(奢侈品),B版本则描述为普通货。在参与者们读完后,需要评价“你觉得这位男友有多爱女友”。结果显示,读了穿奢侈品这版文字的被试者会觉得男友爱女友更多一些;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者则让她们想象有另一个女性要抢你的男朋友——想看这种情况是否会激发女性的“防御性购物”。结果显示,当被试者感到有人跟她竞争男友时,确实会启动“奢侈品购物动机”。由此可见,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女性购买名牌包的另一个重要动机,在于向潜在竞争者示威——“看到没?他愿意给我买奢侈品,可在意我了,你就别打他的主意了。” 当然,女性有许多途径可以获得购物带来的情绪价值。除了包包之外,还有许多商品给女性带来“被爱”的感觉。 一项关于“零售疗法”的研究显示:除了包包之外,女性最常选择购买的物品前三名为衣服、食品、鞋子。相比之下,男性则更加偏爱食品、电子产品、电影/音乐。 同时,女性还更加依赖线上渠道进行购物。调查显示,67%的女性主要通过线上购物来实现减压、缓解情绪的效果,而这主要是由于线上渠道能够更便捷(足不出户、节约通勤成本等)、更全面地(各种类型的电商平台)满足人们在压力或情绪之下,短时间内通过购物来疗愈的需求。 “买买买”真的是一种情绪疗愈 当然,线上购物更容易使女性陷入“冲动型消费”的怪圈——本来没想买的东西最后还是放进了购物车,或是明知想买的东西并不是必需,却仍旧忍不住“剁手”。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人类根本就不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在理性的背后,有一种“无意识动力”推动着我们的行为,甚至让我们以为这种行为是出于“理性思考”。我们无法单纯地通过意志力来控制自己“不买包”,尤其是当这种行为具有深层的心理意义的时候。 心理学家Lance M. Dodes在他的一本书中专门讨论了心理上的无助感和精神成瘾之间的关系:“当我们产生情感上的无助和被情绪淹没的感受时,会产生巨大的焦虑。人们在面对焦虑时,会通过特定的自我调节机制,来保持一种控制感和情绪的稳定感。”购买就可以起到这种调节作用。 相对于获得物品的使用价值,消费带来的积极情绪是更为重要的“剁手”动机。 购物的时候,人是处于一种相对无需动脑的放松状态的。因此,在完成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时,购物作为一种“短暂的休息”便能够帮助大脑进行放松和调节,提升状态以更好地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尤其是线上购物。人们能在繁忙工作的间隙,迅速掏出手机刷一刷电商网站,就像是一场精神减压放松之旅,比起现实生活中的出游,显然更加轻便简单,无需整理行囊,也无需有周全计划。 除此之外,购物还是一种人们不断做出自主选择的过程——这里不包括那些购物成瘾者无法自控的买买买。经历了这种过程,人们内心对于生活的掌控感自然会获得提升。 由此可见,大多数时候,买东西确实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好,购物有心理疗愈效果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而靠购物来治愈内心,关键在于要明白自己的心理需求、把握购买行为的程度。 防剁手秘笈——理性消费的SOS法则 虽然消费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体验,但是如果长期被消费主义冲昏头脑而陷入“冲动购买”的陷阱,这还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想要及时从冲动状态中冷静下来,不妨试试“SOS法则”: 一、心理上退后一步(S:stepback):提前禁用一键购物,比如关闭免密支付和刷脸购物,给自己多一些缓冲时间,然后理清思路,缓缓呼吸,放松身心,再伸展身体。把想买的东西加入购物车,延迟满足,六个小时后再回头看看还想不想买。 二、重新定位自己(O:orientyourself to what you most deeply value and believe in):想想最珍视的东西,有意识地去思考或者想象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明确自己正常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去和“真正的自我”相连。例如,想象你有一个银行账户,里面有一些额外的钱,你会为了什么东西或哪些人去存下这笔钱。 三、自我检查(S:Self-check):明确自己当下的财政压力有多大,给自己打个分,明确压力程度后再去做购买决策。作为预防,还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专门的购物钱包,每个月从这上面划钱,超过就不能预支了,控制住自己。 除此之外,当想买的东西过于昂贵时,我们可以通过购买一些便宜的替代品,骗过我们的大脑,让大脑以为自己真的拥有了它。这一做法其实是利用了一种“替代性拥有效应”。心理学家Ian Zimmerman认为,当人与一件产品产生联系时,我们的大脑开始表现得好像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件产品。这种联系可以是物理联系,例如在货架前触摸到它;这种联系也可以是社会联系,即看到别人都在使用某种产品,而产生了比较心理。当然,也可以选择拥有一件替代品。比如,当你忍不住想“败”一个香奈儿的时候,买一个COACH或许也可以降低你的消费愿望。 (来源 科学辟谣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