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推行职业联赛“欠薪缓冲期”
足球管理者需更多配套措施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4月05日        版次:A05    栏目:亮话体坛    作者:赵亮晨

  随着2022赛季联赛准入俱乐部名单公布,中国各级别职业联赛新赛季的一个悬念就此解开。大量欠薪俱乐部获得了准入资格,中超的18队全部“过关”,中甲18队也仅有贵州队一家“掉队”。

  近年来,天津天海和卫冕冠军江苏苏宁都因为资金问题无法达到准入标准而退出足坛。而到了上赛季,欠薪更是已经成为中超乃至整个职业联赛非常普遍的现象。

  如果按照此前的准入标准,恐怕至少将有半数中超球队无法通过。不过,中国足协和中足联筹备组让很多人担心的这一幕并未发生,新的准入标准允许欠薪俱乐部分阶段、分批次解决欠薪问题,解决全部欠薪的最后期限在2022年年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足协的“宽限”是无奈之下的最优解。一方面,如果对欠薪继续“零容忍”,解散将成为欠薪俱乐部的“首选”,对于被欠薪的球员来说,很可能更难以获得应得的欠薪与补偿;另一方面,如果大批俱乐部因此退出足坛,中超和各级联赛本身恐怕也难以为继,只有维持联赛的继续运营,这些俱乐部才有能力获得收入来解决欠薪的问题。这也符合球员个体的利益。

  足协也充分考虑到了目前俱乐部的无奈之处。如果说天津天海和江苏苏宁的退出,更多的是自身经营的问题,目前中超诸多俱乐部的经营困难,则和更多外部不可抗力因素密切相关——例如长期赛会制替代主客场制比赛导致的赛程缩水和门票收入断崖式减少,成了压垮很多俱乐部正常运营的“最后一根稻草”。

  足协对于欠薪的“宽限”,初衷是有利于整个行业链条各个环节的,但接下去还需要做好一系列配套工作。一方面是对于解决欠薪的审核,应当采用更严谨的专业财务审查的方式,而不是像过去常见的“球员签字确认”;另一方面,足协目前制定了三个时间节点,以及在相应时间节点无法完成欠薪解决方案的处罚措施,他们需要做及时的催促和监督,同时还要考虑到有俱乐部进行博弈、认定足协还能继续“法外开恩”的情形之下该如何应对。

  虽然欠薪的主体是各家职业俱乐部,但足协和中超公司自身也需要利用这个缓冲期来为职业俱乐部创造更大的收入空间,尤其是有些事情只有他们能做。例如转播权的进一步分销、寻求更多赞助商的加入,这些都需要联赛的管理者出面推动;而从赛会制改回主客场制,也需要他们在足球之外的层面进行大量的沟通协调。

  “缓冲期”,除了“缓”,更要“冲”。足协和中超公司不只是职业足球的管理者,也是参与者;他们的职责也不只是“解决”欠薪的俱乐部,他们更有义务、也更有能力去帮助解决欠薪本身。 羊城晚报记者 赵亮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