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中职毕业生的出路如何?根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20年全国中职毕业生抽样调查,在近两万份样本中,就业的比例仅为35%,在约65%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业的中职生里,约10%升入本科院校。在升学渠道上,对口单招和各种形式的直升是主要的升学方式。也有1000多人选择普通高考,与普高生同台竞技。对于坚持到毕业的孩子,男生和女生的总体升学率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女生的本科升学率(7.1%)略高于男生(5.5%)。(中国青年报4月11日) 这是高职三年扩招300万,以及加强职业本科建设所带来的中职毕业生出路变化。在2018年及以前,不少省区的中职毕业生升学比例只有30%左右,2019年国家启动高职3年扩招300万计划,当年取消了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比例限制,随后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本科的比例大幅提升。这一调查反映的是2020年的数据,相比2020年,今年中职毕业生升学的比例,已经超过70%,可能提高到接近80%。 面对中职毕业生的出路变化,需要调整中职办学定位、中职教育内容,以及重新思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教育不能再简单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但也不能以升学为导向,围绕高职、本科升学开展教育。中职教育要坚持职业教育的定位,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都将升学,进高职或者职业本科、应用本科,因此,既符合升学需要,又避免升学导向的最优选择,就是实行“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所有中职的招生、培养都采取和高职、职业本科、应用本科衔接、贯通的方式。 如此,中职学生不需要为升学问题而焦虑,也不需要在中职期间准备高职或者本科升学考试,而可以结合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在中职求学期间,打下技能基础。中职学校也不再盯着中职毕业后学生的出路办学,而会和实行贯通教育的高职、职业本科、应用本科,共同设计中职教育课程,让贯通教育模式,提升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贯通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当前中职招生的吸引力,以及缓解家长的中职焦虑。不少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去中职,是担心一旦进中职,就失去了进一步上升的机会和空间。而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可以一定程度消除家长的焦虑情绪。这意味着被中职学校录取,也就基本“预定了”上高职、上职业本科。这是和进一般普高差不多的出路,一般普高中的相当数量学生,高中毕业后,升学的学校也是应用本科、职业本科,以及高职高专。 暂无条件全部实行“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教育模式的地区,可在完善职教高考制度上下工夫,既为中职学生提供升学途径,又遏制中职教育应试化。其关键在于,职教高考不能只进行结果评价,以“文化+技能”测试的分数录取学生,而应强化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中职期间学习技能课程以及综合素质发展情况,这才能引导中职学校重视技能教育,给学生高质量的技能教育过程体验。 这对于进一步推进普职融通,也有积极意义。鉴于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都将升学,也有不少人士提出,既然普高、中职学生“殊途同归”,毕业后都是升学,那不必在中考时对学生进行普职分流,可以考虑在高中毕业后再分流。不分流的建议是可取的,但不分流也有不同的内涵:是都把高中办为普高的不分流,还是把高中都办为综合高中,将普高课程与中职技职课程融为一体的不分流。 从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适合选择后者。即实行普职融通,在每所高中学校都开设学术课程和技职课程,实行学分制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自主选择,在高中毕业后,选择参加学术(普通)高考还是职教高考。综合性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专业、应用本科、职业本科以及高职院校都可通过职教高考招生,而职教高考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那么将形成新的教育发展局面。概而言之,在新的教育时代,中职教育的功能和模式都应该与时俱进,做出符合时代发展的调整。 (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
即时新闻
七成中职生升学入高校:中职教育要因时而变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4月12日
版次:A07
栏目:教育观察
作者: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