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夜幕下的“华南第一商圈”璀璨靓丽 通讯员供图 |
总 策 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 统 筹:孙爱群 孙 璇 胡 泉 总 执 行:林 洁 执行统筹:黄丽娜 丰西西 开栏语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改革步伐永不停歇。 五年来,广东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担排头兵使命任务,扭住改革的“牛鼻子”,打通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闯出了一条贴合广东实际的改革路子,在一棒接着一棒的改革接力跑中“一张蓝图绘到底”,开创了发展的新局面。 踏上新时代的赶考路,肩负着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的广东,充分发挥“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叠加效应,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即日起,羊城晚报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南粤实践》专题,讲述全面深化改革的广东故事。敬请垂注。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歇业登记、“一网通办”……在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广东多项改革成果被吸纳其中;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里,新一批20项面向全国或8个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域推广的改革举措中,有6项来源于广东。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与创新的基因,早已融入广东的发展血脉中。从政务服务到营商环境,再到科技创新,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广东改革”的品牌越来越靓,发展动力愈发澎湃。 改革让市场活力迸发 “十五证合一!”2017年2月23日,当江门航天数联科技公司总经理石磊接过全国首张新版营业执照时,不禁感叹:“改革让企业投资和群众办事越来越便利了。”那天,江门市新一轮“多证合一”改革升级,实现了所有商事主体登记制度改革的全覆盖。 时隔4年,2021年4月,在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长沙市民田宏林成功办理并领取江门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正式成为江门市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由衷点赞:“跨省办证,人在长沙随时都可以在江门投资,真是太方便了!” 发生在江门的变化,是南粤大地“放管服”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从“一照通行”让审批更简易,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乃至“跨境通办”让办事更方便,广东近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作为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的重要任务,把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系统集成工程,不断推动解决企业经营“痛点”“难点”问题。比如,广东重点打造的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粤商通”APP,提供了开企业、办业务、找政策、提诉求、招人才、筹资金等主题特色服务;创新推出“粤商码”,打造企业在粤营商“身份证”和“通行证”,依托“手机亮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免证办”。 改革让市场活力迸发。截至今年2月,广东市场主体达1538.35万户,稳居全国第一。同时,广东企业活跃度超过74%,每千人拥有企业54户,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最高水平。《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广东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改革让创新潜力激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是广东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五年来,广东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系统部署加强基础研究工作,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等重磅举措,努力为全省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万家……从2018年起,全省启动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不断夯实高技术产业支撑基础。“十三五”期间,广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长近两倍;7项重大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值得一提的是,广东陆续出台政策,吸引高精尖科创人才。据统计,目前在粤工作的外国高端人才数量已占全国的1/5;三批10家省实验室汇聚了一批尖端科学家及一线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规模超8000人,其中两院院士等高水平领军人才超80人。 “十四五”期间,广东绘就科技创新“施工图”,将继续优化实验室体系建设,实施省实验室提质增效行动;启动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等。新征程上,广东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落地见效,奋力书写科技自立自强的广东篇章。 数说 ●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3年、进出口总额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市场主体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稳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居全国第一; ●在全国超1.5亿户市场主体中,广东占比约十分之一,市场主体总量、企业户数、私营企业户数、外商投资企业户数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十三五”期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从1800亿元增加至3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4%提高到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