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区员岗村临时医疗救治点,医务人员正在工作 |
文/羊城晚报记者 罗仕 图/羊城晚报记者 何奔 20日,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员岗村封控区、管控区解封。在员岗村恢复车水马龙、村民们喜笑颜开的同时,被委派为员岗村临时医疗救治点负责人的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马志锋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处理近1900人次患者医疗需求,现场就诊近700人次,向上级医院转诊37人次……马志锋表示,为做好管控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员岗村设立了临时医疗救治点,较好地解决了居民的就医需求。 及时开展摸底调查 4月10日,在重点人群筛查中,员岗村一居民被确诊为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当天,马志锋接到紧急通知,由其所在的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牵头在员岗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临时医疗救治点。4月11日,员岗村被划定为封控区、管控区。 马志锋回忆,4月10日下午,他率领2名医生、2名护士入驻管控区。抵达后,医护人员与当地社区“三人小组”对接工作,“三人小组”迅速开展摸底调查。 经过摸底调查,员岗村管控区2.1万人中,就医重点人群有孕妇124人、慢性病患者405人、肿瘤化疗患者5人、尿毒症透析患者3人、老年人768人。根据摸底调查的就医需求情况,马志锋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请求增派人手。4月11日,由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妇产科医生、护士、药剂师组成的12人临时医疗救治团队正式组建。 “通过‘三人小组’及时摸清底数,了解就医重点人群的数量很重要。比如,在摸底调查中,我们发现管控区内孕妇比较多,便立即协调了番禺区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医生前来驻点,这样有的放矢,能更好、更精准地满足居民的就医需求。”马志锋说。 按轻重缓急分类施治 马志锋告诉记者,对于管控区居民的就医需求,此前番禺区已出台明确的流程指引。员岗村临时医疗救治点遵照指引,按照轻重缓急和特殊病例分类施治,及时分流管理。 在封控管控期间,“三人小组”负责对管控区内人群开展健康监测,了解居民健康信息和各类就医需求。对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患者,开展就地排查,上门采样并送检核酸样本,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对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提供上门送药服务。 “三人小组”如无法处理的患者,交由临时医疗救治点进行处理。其中,对于行动不便患者,临时医疗救治点医护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对需专科处置的患者,临时医疗救治点联系番禺区内隔离观察场所医疗专家组进行会诊。 对于超出临时医疗救治点处理能力的患者及特殊就诊人群,比如化疗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等,临时医疗救治点会及时与番禺区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爱心车队联系,将患者全闭环转运至上级医院,即番禺区中心医院进行救治。 “按照这一套成熟的操作指引,我们在封控管控期间共转诊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癫痫大发作患者、1例孕29周双胎破水患者,患者均安全转送至定点医院,得到及时救治。”马志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