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这样的教授“巴适”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4月26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曾明

  □曾 明

  

  清代大诗人龚自珍说:“但开风气不为师。”曹顺庆先生是既开了风气,同时也为师。他是中国大陆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杨明照先生的开门弟子,第一个获得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学位。作为该学科名副其实的“开山大师兄”,他薪火传承、守正创新,水到渠成地成了卓有影响的学术大家。

  想起几年前夏日的一个傍晚,我受邀参加完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后,在九眼桥头搭网约车回家。那天月明,司机心情甚好,谈兴很高,无话找话,主动问我:“你从川大出来,去西南民大,是大学老师吧?”我答:“是的。”他又自言自语说,大学老师好啊,社会地位高,有面子;经济收入也不错,有里子。我也就附和着跟他摆龙门阵。

  途中他忽然问:“那你晓不晓得川大有个大教授曹顺庆。”我答:“晓得啊,是我老师。”当时我很意外,立刻反问他:“你咋晓得川大有个教授叫曹顺庆?”他答:“是在川大外国语学院本科念书的儿子告诉我的。”他接着说:川大就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大学,听小孩讲,曹顺庆老师在师生中影响大,威望高,受欢迎,关键是人很随和善良,说人话,做人事,不装腔作势。至于具体研究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创造了什么价值理论,他讲不清,也搞不懂,总之一句话,这样的教授巴适,受人尊敬。他引导教育小孩:“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听了司机一番不加修饰的大实话,那一瞬间,我想到《左传》里说的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是立德。心里冒出一句春晚小品里多次出现的经典台词“我骄傲”,真的与有荣焉。

  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曾云:“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是对北宋柳永词传播、影响的评价。当时我就想,大学,不是坊间所言的大家学,其实是学大家。今天我们真正的学术大家,他们的高文典册、价值地位、传播影响,不应该仅停留在狭小学界和有限书斋,这只是板着面孔极小众的孤芳自赏;更应该流布在社会和广大的老百姓心中,这才是很大众接地气的人间烟火。

  我在川大求学时,曹老师常常身先士卒,引领我们熟读元典《十三经》,背诵中国古代文论名篇佳作,研析古代诗学,检讨中西文论,其风范可谓“直而温,宽而栗”。从学三年,以我的蠡测:在先生招牌式的“曹氏微笑”后面,博学达观,析理透辟。在他广阔的内心世界里,有一个从容自在,自由行走的人,既埋头深潜于学术内,又昂首阔步于学术外。2005年,他曾被任命为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未赴任。其敏行善思,淡泊名利,可见一斑。

  曹老师要求我们熟读元典《十三经》,背诵中国古代文论名篇佳作,追溯起来,始于1994年。几十年里,先生都会在中文系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和“比较诗学”两门博士生课程。在课堂上,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常常使我们吃惊。

  记得第一次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课,先生就开宗明义,讲清规矩,该学期所学的中国文论,均需熟读背诵。有一次老师讲《文心雕龙》,下课前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把《文心雕龙》理解背熟。我当时想:“大家都是博士了,难道还真在课堂上要求背书?”但在下一次上课时,却见先生依序把一个个同学叫起来背《文心雕龙》卷六里的《通变》篇。有个同学背得不流畅,先生便请他坐下,委婉地说了他几句。事后曾对一些已毕业的同门谈及此事,大家都说“曹老师一向这样”。

  现在回想起来,先生始终坚持的这个独特的“博士背书”传统,或许另有深意。2020年12月15 日,曹老师在岳麓书院“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会上,回答凤凰网记者问时说:“中华民族为何生生不息?因为我们有国学这个魂。”

  读博期间,我对曹老师倡导的各班级之间每月两次的学术沙龙印象极深。师友间的交流不拘形式,面对面交锋,观点鲜明,直指人心。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于今慢慢品味,往往是小流作响,大流无声。清人袁简斋的五绝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中国文化这片沃土里,小溪总会归流,幼树终会入林。每个人都是普通的苔花,但只要像曹顺庆老师那样,自尊,自强,绽放芳华,文化自信这树牡丹就一定会鲜艳芬芳,超越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