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4家投入逾百亿元 123家研发强度超10%

2021年上市粤企“研发王”花落谁家?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08日        版次:A08    栏目:年报里的湾区制造    作者:陈泽云、王仪

    

    

    

    

  

  策划:李卉

  文/制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实习生 王仪

  

  开栏语

  

  上市公司是地方经济的“晴雨表”、实体经济的“基本盘”。随着2021年年报披露完毕,广东上市公司也悉数交出成绩单,作为“广东制造”乃至“大湾区制造”的中坚力量,上市粤企的新探索和新变化,也为人们提供了观察“湾区制造”变化的窗口。在过去一年里,“湾区制造”呈现什么新亮点?哪些行业新动向值得关注?羊城晚报今起推出《年报里的湾区制造》系列报道,为您分析梳理。

  

  近日,A股2021年年报披露完毕。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同花顺iFind发现,801家广东上市公司中,共有753家公布研发投入金额,总额达到了2300亿元。其中,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10%的公司达123家,电子、通信、医药生物三大行业排名靠前,这也与广东近年来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方向相吻合,研发投入对业绩的正向贡献越来越明显。

  

  320家研发投入过亿

  4家跻身百亿元“俱乐部”

  

  同花顺iFind显示,2021年,广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有320家,其中,有80家超过10亿元的有38家。总体来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增长明显,2021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速在30%以上的有266家,其中,有44家实现了研发投入总额的翻倍。粤高速A以3356%的同比增长率位列第一。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年报数据发现,2021年,共有4家公司跻身百亿元研发“俱乐部”,分别为中兴通讯(188亿元)、美的集团(120.15亿元)、工业富联(108亿元)、比亚迪(1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27%、18%、7%和24%。

  

  中兴通讯连续七年研发过百亿

  粤高速A研发增速3356%

  

  从绝对额来看,中兴通讯可谓是广东上市公司“研发王”。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兴通讯研发投入分别为122亿、127.6亿、129.6亿、109.6亿、125.48亿元和147.9亿元,研发投入现已连续7年突破百亿大关。中兴通讯方面称,公司将持续对5G无线、核心网、芯片、汽车电子、产业数字化、数字能源、终端等领域进行投入。

  比亚迪今年的研发投入首次突破百亿元。研发上的不断加码,是比亚迪应对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底气。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此前曾表示,公司有技术“鱼池”,对行业发展的各种电池技术保持持续跟踪,会根据市场需要适时推出商业化的方案。

  数据显示,研发投入增速最猛的是粤高速A,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397万元,同比增长率高达3356%。公司方面称,2021年年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新增“基于北斗系统的桥梁安全监测和应用研究”“佛开高速扩建九江大桥运营安全集群监测系统应用”“佛开高速重点路段全天候智慧监测研发项目”“2021年大流量通行引导研究”“交通仿真平台”“大数据投屏”“智慧党建云平台”等研发项目。

  记者梳理发现,投入巨额研发的广东企业,主要集中于数字经济、新能源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行业景气度高,外部政策支持力度大,企业也往往具备“自驱力”,不惜投入巨额研发以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此外,家用电器等传统制造业企业也通过加码创新,驱动数智制造。

  

  越是高科技投入越不“手软”

  医药企业最舍得砸钱研发

  

  2021年,在披露研发投入总额的753家广东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的公司有123家,占比达到了16%。其中,来自计算机行业的有32家,电子行业21家,医药行业有19家,机械设备17家,通信行业11家。

  在花钱研发这方面,越是高科技的企业越不“手软”。其中,医药企业表现亮眼。在去年研发投入强度前十的广东上市公司中,前两名均花落医药企业,分别为百奥泰(65%)和微芯生物(54%),这两家公司去年的研发投入总额分别为5.4亿元和2.3亿元,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公司去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194万元和2196万元,远低于其每年的研发投入。在医药行业中,去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的有迈瑞医疗、健康元和丽珠集团,这三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均超过了10%。

  多家粤企在研发投入上创出历史新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经营能力显著增强,“含科量”的不断领先为不少上市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记者梳理发现,去年801家广东上市公司中,有659家取得了净利润的正增长,占比高达82%。如其中来自深圳的信立泰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 6.91 亿元,占营收比重 22.61%。在创新驱动下,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回到增长趋势中。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0.58 亿元,同比增长 11.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34 亿元,同比增长 776.90%。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在研项目 48 项,其中化学药 26 项(含创新项目 21 个),生物药15 项(含创新项目 10 个);医疗器械领域在研项目 7 项,不断巩固竞争力“护城河”。

  

  六成企业研发人员增长

  8家公司逾万人搞研发

  

  研发创新离不开人才,上市公司加大科研创新研发,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从而实现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高。

  同花顺统计显示,有742家广东A股上市公司在披露2021年年报时披露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合计超过58万人,平均每家公司有781名研发人员。其中,478家公司2021年的研发人员数量比2020年有增长,占比达到六成。

  研发资金投入大户往往也拥有最多研发人员。在广东,4家跻身研发百亿元俱乐部的上市公司拥有的研发人员数量同样在A股中名列前四,分别为比亚迪4万名、中兴通讯3.3万名、工业富联2.6万名、美的集团1.8万人,742家公司中,研发人员超万人的有8家,超千人的有112家。

  

  真金白银引人才

  11家公司研发人员人均年薪过50万元

  

  高薪有助于留住高端人才。数据显示,有707家上市公布了研发费用中的工资薪酬明细,去年这些公司共拿出了908亿元支付工资薪酬。如果将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工资薪酬除以研发人员数量,可以看到,有11家公司的研发人员的人均年薪达到了50万元以上。如其中排名第一的东阳光,共有研发人员109人,2021年其研发费用中用于支付工资薪酬的达到1亿元,以此粗略计算,研发人员人均年薪为95万元。白云山的研发人员为520人,研发费用中用于支付工资薪酬的达到3.3亿元,人均年薪为64万元。

  (备注:由于上市公司会将部分大型仪器的开发方面等根据项目情况计入资本化,并不会体现在研发费用中,且研发人员数量期末期初存在变化,该算法为粗略计算,仅供参考,并不等于研发人员真实薪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