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的学生走出校园,来到羊城创意产业园里,与树木“结对子”,开展清理树叶、宣讲、朗诵等活动 |
越秀区中星小学的学生收获自己栽种的萝卜,这些萝卜给他们拿回家做菜 杨昕 摄 |
越秀区黄花小学的学生给自己种养的植物做记录,写下“南瓜又长大了” |
小朋友在幼儿园饲养小鸡 |
天河区华阳小学一年级学生饶臻在家里做西红柿炒鸡蛋 羊城晚报记者 魏琴 摄 |
华农幼儿园,小朋友插秧 |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一小学部的学生向同学们展示自己在家中做清蒸鲈鱼的过程 |
图/文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梁喻(图片另署名除外) “出锅!出锅!”饶臻站在一张凳子上,一边用勺子翻炒着锅里的西红柿炒鸡蛋,一边大声喊着爸爸妈妈。这是读小学一年级的她第一次尝试下厨。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发起“我给家人做道菜”的主题劳动活动。西红柿炒鸡蛋就成为了饶臻学做的第一道菜。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小小年纪的她自己上手打鸡蛋、下锅翻炒、上盘起菜,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灶台太高小孩够不着,家里人特意给她搬来了一张凳子,以便她能自己动手炒菜。 在教育部近日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会做西红柿炒鸡蛋将成为中小学生“标配”技能。根据方案,从今年9月开始,全国中小学将专门开设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课。劳动课重回校园,一时引起社会热议。 其实,广州劳动教育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首批率先推出劳动教育细则的城市。校园劳动教育经过2年多的探索丰富,各区各校特色鲜明,劳动内容和成果有趣、有料、有意义。 楼宇之间、天台之上,越秀区黄花小学的教学楼楼顶,铺出了一块块菜地。学生们戴着手套,拿起小锄头、小铲子,给自己的菜地松土、除草,体验“汗滴禾下土”的劳作生活。 早读前,五年级学生姜蕴恩和她的小伙伴们来到“天空农场”,这里设有叶菜种植区、瓜果种植区和中草药种植区,她们班负责的,是一排红栗南瓜和象牙白茄。浇水、除草、做记录……长了多少片叶子、开了多少朵花朵,植物高度如何、长势怎样,姜蕴恩在本子上将情况细细地记录下来,甚至还画下了植物的样子。 “我觉得观察记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看着植物慢慢长大,翻看记录本的时候,很有成就感。”姜蕴恩说。因为学校“分田到班”,她们还会跟其他班进行比较,“之前隔壁班的瓜藤已经都攀上去了,我们却只有两棵,就会有点着急。每次打理的时候,我们就多浇点水、把杂草清理得更干净点,现在我们的瓜藤已经攀得比对面高了。” 瓜果旁边的菜畦里,木耳菜已经可以采摘了,当天值班的同学开始收菜。这些蔬菜采摘下来后,同学们还可以带回家中,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获得成就感,与同学和家人分享,劳动教育的内涵被拓宽,为己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基地”和“广州市劳动教育试点学校”的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5月6日,省实荔湾第一小学部举行了“劳动节嘉年华”活动。 一年级的“劳动小讲师”们,在会堂里通过PPT向同学们展示自己在家中做西红柿炒鸡蛋、清蒸鲈鱼等家常菜的过程;二年级的学生挑选干花、搭配花茶包,拿回家给父母泡茶、敬茶;三年级的学生则是认识中药百草,领取中草药种子播种栽培。 罗汉果可以止咳、薏米用来祛湿、枸杞养肝……三年级一班的郭骁同学是班级的“中药小讲师”,他非常喜欢学校中草药的相关课程:“我家里种有薄荷,以前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学习完知识后,我知道薄荷泡水可以通鼻窍,还可以做凉拌薄荷、薄荷柠檬茶,我最近天天摘来泡水喝。”三年级二班的曾洛琳同学在上完劳动课后,特意让奶奶带自己去药材铺买了可以煲汤的药材,学会了煮排骨薏米山药汤。以前,妈妈做饭的时候让她帮忙拿东西,她都分不清楚食材,现在已经可以帮上忙。 在校园中学习,回到生活中去。劳动与自然的习惯,从来都是密不可分。 在农林下路小学,学生们组建各小队,与周边的树木“结对子”,进行科普、检测、宣传等活动。他们的劳动实践,不仅仅停留在校园,还主动走出校园,到真切的自然生活中去。 “青萌团”就是二年级一班的一个小队。5月8日,即便下着小雨,9名同学也不愿放弃这个机会,来到了羊城创意产业园里几棵高高的棕榈树前。 “准确地说,这是大王椰子树。”园区绿化班长钟洪初进行了科普,介绍广州正是该树种的生长区域北限,孩子们也拿着查到的相关知识与他交流。清理树叶、宣讲、朗诵……最后,同学们和钟班长一起给大树挂上了“青萌团林长小队”的标牌,未来一个月,该小队将持续关注这片大王椰林。这是一次典型的广州小学生产学研立体教育活动。 劳动创造最光荣,期待孩子们“做中学”“学中做”,一起吹响劳动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