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如果招聘是面向所有高校毕业生进行,最终获聘的都是名校毕业生,且当地完全坚持“择优录用”,那这样的招聘结果确实反映出竞争的激烈,以及名校毕业生的“竞争实力”。然而,大部分舆论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这几个小县城的招聘,都是直接面向“双一流”高校毕业生进行的“定向招聘”。而这种招聘,反映出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聘时,存在助长“学历高消费”的“唯名校”用人导向。 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或者“世界一流大学”毕业生进行“定向招聘”,是近年来不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引进优秀人才”的做法。如某县此次招聘提出的学校、学历要求为,“全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前100位的国(境)外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普通企业招聘都不再直接提必须为“双一流”建设高校、985高校、211高校毕业生才拥有报名资格的情况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却直接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招聘,这是与国家正在推进的破除“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历歧视背道而驰的。 给所有学生平等的竞争机会,与设定学历门槛,把低于这一学历标准的求职者都排除在外,是不同的人才观。前者倡导公平竞争,对于满足基本学历要求的求职者,全面考核其能力与素质,择优录用;后者则体现“唯学历”用人导向。难道所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能力与素质都高于其他高校学生?这会引导学校追逐进名校,以享有名校的“身份”优势。为避免“双一流”建设成为学校的身份,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我国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已经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可许多地方还是把“双一流”作为学校的身份标签。 “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学历高消费、学历歧视,已经严重破坏我国的教育生态,这是我国必须破除的教育评价、人才评价顽瘴痼疾。要拿出决心坚决清理招聘中不断抬高学历门槛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要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招聘用人查起,叫停所有面向名校毕业生的“定向招聘”,建立基于能力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 (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
即时新闻
应叫停面向名校毕业生的“定向招聘”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16日
版次:A04
栏目:今日议题:龙门阵
作者: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