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南沙:

布局未来产业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24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张豪、南宣

     广州南沙集成电路产业园 刘伟 摄

  

  羊城晚报记者 张豪 通讯员 南宣

  

  五年,弹指一挥间,南粤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广州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勇立潮头,主动作为,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抢滩未来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目前,南沙已形成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发展格局。

  4月27日出炉的2022年第一季度南沙区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南沙区GDP为484.8亿元,同比增长6.5%,领跑全市。而在2021年,南沙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五年里,南沙实现从1000亿元稳步站上2000亿元新台阶,GDP增速多年领跑广州各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实力诠释了“南沙速度”。

  五年高质量发展的积累,让这座滨海新城,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逐渐向交通中心、功能中心、服务中心转变。南沙正以它独特的魅力、活力、动力、创新力,向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战略平台”大踏步迈进。

  

  抢滩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5月17日,广州南沙举行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主体工程封顶活动。广东“强芯工程”重大项目,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车规级、具备规模化产业聚集及全产业链配套能力的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芯粤能有限公司实现主体封顶,9个半导体产业相关项目现场签约,涉及总投资300亿元,达产年产值630亿元。近年来,南沙引进培育芯粤能、芯聚能、晶科电子、联晶智能、南砂晶圆等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覆盖宽禁带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全产业链完整生态,半导体产业“芯芯”向荣,实体经济根基有力夯实。

  “推动‘四链’融合互促,加快打造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南沙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沙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探索形成“四链”融会互促基本路径,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融会贯通资金链,精准配套政策链,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

  5月1日,小马智行正式在南沙开启收费运营,这是国内首个给自动驾驶企业获得经营许可的出租车。

  而就在4月初,证监会已同意云从科技科创板注册申请,距离登陆科创板仅一步之遥。云从科技、小马智行等都是落户南沙的人工智能企业,目前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自2017年南沙区举办首次“广州人工智能工作交流会”,吹响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号角以来,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企业集群不断壮大。

  五年来,南沙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区建设并成功入选首批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区,集聚了3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培育出云从科技、小马智行、暗物智能等“独角兽”企业,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落户。

  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南沙抢先布局科技产业的一个生动注脚。南沙正努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南沙已形成汽车、造船、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汽车产业产值连续四年超千亿。广汽丰田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00万辆,中船龙穴造船基地是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沃森生物国际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节点

  

  科技创新在南沙发展格局中是重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大潮涌动,南沙提出要强化创新第一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2019年,广州市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共建广州南沙科学城和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合作协议。南沙提出一个目标——建设百年科学城。当前,南沙科学城已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已集聚十余家中科院科研机构,拥有冷泉生态系统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等科创载体。今年3月,南沙成立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目前累计吸引了包括20家高水平科研院所在内共83家联盟单位加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南沙科学城、大湾区科学论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高端科创资源落地,形成了各类创新要素在南沙汇集交互碰撞的科创氛围。通过吸引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南沙转化,成功孵化出晶科电子等一批高成长性的科创企业。

  晶科电子董事长肖国伟表示,作为深耕南沙15年的“老企业”,得益于其自身在技术研发的超前布局及南沙的发展土壤,晶科电子目前已经具备了LED倒装芯片及封装器件产业化、规模化的能力,今年将实现20亿元的产值。

  南沙正努力强化科技创新,主动融入湾区协同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节点。

  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列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汇聚16个院士团队,华南唯一的国际IPv6根服务器已落户,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

  南沙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4家)约占全市1/3,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占全市1/5,高新技术企业增长8倍,专利授权量增长5.5倍。此外,南沙还出台“科创10条”等专项政策,省市区共建的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线上平台进驻774家服务机构,广东医谷、乐天云谷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人才集聚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累计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约1.5万人、是2016年的9.4倍;高层次人才数量自2016年以来年均增长101%。

  

  引领示范大湾区融合发展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示范区是国家赋予南沙的使命与担当,五年来,南沙不断深化与港澳高水平合作,加强与横琴、前海等重大发展平台战略互动,强化与周边地区协同联动。

  4月28日,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成立一周年,由内地和香港“最强大脑”发挥了重要作用,多个重点项目进展迅速。

  咨委会成立后不久,2021年11月,位于港式国际化社区的港人子弟学校正式动工,预计2022年9月正式开学。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这所非营利性质的港人子弟学校从无到有,破土而出,达到“港人熟悉,国际一流”的标准。

  同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资源共享,共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推进全方位的教育合作。

  而就在今年3月,南沙区大湾区办发布了南沙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十大典型案例,其中除了开设非营利性港人子弟学校,还有在庆盛枢纽区块引入香港规划标准打造港式国际化社区、全国首创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体系、打造全国首个粤港澳科技创新团体标准服务平台等案例。

  截至2021年12月,南沙的港澳企业数量已经有2773家,越来越多的港澳同胞来到湾区之心的南沙创业、工作。

  与此同时,南沙正在优化调整万顷沙南部区域规划,积极承接广深优质资源和功能辐射,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推动环内湾地区一体化进程,建设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

  此外,南沙还主动对接港澳地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连接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产业合作中心。

  目前,南沙正加快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科技人才“智联通”、产业协同“链联通”和交往交融“心联通”,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阶段性成效显著。

  湾区之心的南沙,正引领示范大湾区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