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433家粤企已被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广东“小巨人”企业总量全国第二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25日        版次:A13    栏目:数据眼    作者:许张超、胡彦、孙晶

     图/新华社

    

  

  文/羊城晚报记者 许张超 胡彦 孙晶 制表/许张超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是这一群体的“领头羊”。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公示了“关于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三批第一年)”,全国共有546家企业入选,有46家粤企上榜。截至目前,广东已有433家企业入围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151家企业入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有专家表示,广东加速“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对产业链供应链承担起“补链”“强链”作用。

  

  “小巨人”全国总量近5000家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截至2021年7月,工信部已公布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企业数量从首批的248家,到第二批新增1744家,再到第三批新增2930家,累计认定的“小巨人”企业达到4762家(剔除第二批160家未公示企业)。

  相比全国其他省份,广东省累计已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3家,总量位居全国各省份第二名,仅次于浙江省。

  记者统计广东43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地市分布数据发现,其中,深圳170家、东莞81家、广州70家、佛山35家、惠州26家、珠海12家、韶关7家,中山、江门和肇庆各6家,汕头、揭阳、清远各3家,潮州2家,湛江、茂名、汕尾各1家,阳江、梅州、云浮、河源尚空缺。

  另外,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除了培育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外,还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企业11.7万家。

  

  政策“真金白银”扶持加码

  

  在政策上,对专精特新的扶持政策持续加码。2021年2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在“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即重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为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指明了方向。今年5月,工信部公布“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三批第一年)”,其中有46家广东企业上榜。截至目前,三批“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累计151家广东企业入围。

  作为国内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广东汇聚了诸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更是出台多重政策加持“专精特新”企业。今年3月,《广东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省对国家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并鼓励各市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在金融支持方面,今年4月以来,广东省工信厅已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开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行动计划,分别将为全省“专精特新”企业注入总授信额度1000亿元、2000亿元的融资支持,并量身打造一系列融资服务产品,政银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容。

  记者从广东省工信厅获悉,广东省工信厅预计在今年6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优质企业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群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以“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发展的体系,预计到2030年将培育100家省级“链主”企业、100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100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而广东省各地市也相继出台政策,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例如,今年4月,《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提出,未来三年将每年安排约3亿元“真金白银”,推动行动方案不打折扣落地见效,预计到2024年累计培育5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家把脉“专精特新”培育方向

  

  广东“专精特新”企业如何才能发挥大能量?未来又该如何加大培育重点布局?今年3月,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介绍称,全省“专精特新”企业九成以上分布在制造业,涉及高端装备、医药生物、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汽车等众多领域,近五成“专精特新”企业属于工业“四基”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5%,挂牌上市企业超过200家。

  广东该如何布局“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彭澎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方向是对整个产业链供应链承担起“补链”“强链”作用,而广东把“专精特新”支持方向重点放在制造业领域,显然跟全省产业结构是吻合的,并建议利好政策向与战略性产业集群或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服务业进行适当倾斜。

  “规模、技术是未来大湾区制造业发展的两个方向。”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则表示,传统制造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要着力提高制造业零部件的标准化水平,使企业能实现跨赛道、跨行业的发展。同时,标准化还是产品个性化的基础,能大大降低企业工业软件使用、个性化产品开发的成本。

  作为2020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爱玛数控的董事长王国权对此深有感触。王国权表示,智能裁切就是一个典型依靠“规模+技术”的领域,依靠着亚洲制造业在柔性材料生产方面的规模优势,爱玛数控沿着技术创新取得成果、申请专利、制定标准的路径,在过去三年几乎是引领了整个行业的新一轮发展。“我们上个月刚创立二十年,从一开始在智能裁切领域的最后一名,到今年年底就要成为全球这个领域的第一名。”王国权自豪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