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地埋式设计的广州石井净水厂 通讯员供图 |
羊城晚报讯 记者梁怿韬、通讯员赵雪峰报道:5月24日,广州市水务局对广州净水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通报。根据通报内容,通过12年的建设和运营,广州目前已拥有14座地埋式(含半地埋)污水处理厂,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合共处理能力上广州已达“全国第一”。 根据广州市水务局通报,广州在2010年建成首座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京溪净水厂。截至2022年5月,广州已累计建成地埋式(含半地埋)污水处理厂14座,总处理规模达到204万吨/日,按地埋式(含半地埋)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计算,已达到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规模“地下水工厂群”。 “大规模污水处理能力,有助广州提升治水效果。”广州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汉钟介绍,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所提供的处理能力,使得广州有条件建设更为广泛的污水处理管网,并将原有直排自然水体的污水管道进行截污,实现生活污水“应收尽收”。通过现代化污水处理技术,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可达到“再生水”的出水标准;“再生水”既可以满足绿化、清洁等中水回用需求,也可以直接排入河涌进行生态补水。在2021年,广州中心城区各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量约5.9亿吨,再生水回用率39%。 “由于采取地埋式的设计,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在建设和运营上实现了土地节约和功能集约,减少了‘邻避效应’。”姚汉钟介绍,污水处理厂采取地埋式设计后,所有处理设施全部转移至地下,减少了直接占用地面面积;藏于地下的处理设施,也让可能产生气味污染的生产工序集约在地下完成,减少对地面的污染。为进一步减少对厂区周边的影响,广州现有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均采取“地下建厂地上建园”的理念规划和建设。海绵城市、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设施,纷纷在地下污水处理厂的上盖土地上建设,这些设施均能改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上盖土地及周边的环境,进一步减轻“邻避效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