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与自己为伍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5月29日        版次:A08    栏目:    作者:王唯唯

  □王唯唯

  

  七年了,我完全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每天买菜做饭,散步闲逛,读书写作,这便是我现在的生活状况。

  一个人,是寂寞的。正如丰子恺的那幅名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满目空灵,只剩下一钩新月和冷掉的茶,而人,已经孤独于月下寂影里了。但“寂寞”并不总是坏事,如果能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寂寞”和我们精神上的契合。或许只有在“寂寞”中,人才不会丢失自己,才能获得成熟所必需的时间和养分。

  对于人生已进入“下半场”的我来说,以往看不透的,慢慢淡了;始终执着的,渐渐放下了。如今不为情困,不为名累,不为利驱,不为物役。昨天是历史,明天是未知,今天是恩赐。

  每天早晨,我走进人头攒动的菜场,那嘈杂,那吆喝,那气味,完全能让我感知何为人间烟火气。小康不小康,尽可看菜场,物阜民丰,丰俭由人,菜场的吞吐量大小,菜肴的荤素比例,大众菜与特色菜的比例,也可以照见一个地方老百姓荷包厚薄,一个菜场的购买力足以窥见一个地方的生活水平。

  每天傍晚,我去住所附近的环城公园散步。一个人散步最大的好处是,笃定、慢慢悠悠。心情好,我就沿着公园绕一圈再回来,绕到天黑透了,黄昏就被走完了;心情不好,就站在马路边看车流,看路人,揣测每个人的生活状况,看着看着,什么不明白的事也就想开了。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使我可以最接近我自己。

  晚上9点,我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在书房里“挣扎”一段时光。涂鸦而已,平实得就像一个老农在自留地里忙忙碌碌。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所有写作都是一种纪念。”是的,选择写作,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精神方向,选择一种生存方式和态度。在自己的世界里勇往直前,每个人都可以活得像一支队伍。

  读书也是一件雅事。翻开书页类似开始了一种仪式——将众声哗然挡在门外,让生活节奏、让内心慢下来,进入一本书,便进入另一个世界。书中人物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痛苦与欢乐,恐惧与平和,卑微与崇高,苟且与担当以及种种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可以慢慢感受。卡莱尔说过,书籍里横卧着历史的灵魂,读经典就是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因此我说,书房就是我的寺庙,它是众神狂欢和叹息的地方,也是我独自修行的场所。

  以前总喜欢和朋友聚在一起,觉得热闹才是好。现在却更喜欢清静。忘了是谁唱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我常在灯前月下自斟自酌,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学会跟自己说话,让那些想跟别人倾诉的话,慢慢烂在了心里。一个人来去自由,没什么束缚,时不时做几样好吃的奖励一下自己,也会把屋子清理得很好,让自己住得更舒适,一个人去电影院看场电影,让自己沉浸在男女主角悲欢离合的故事里……开心了就庆祝,难过了就发会呆。这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一个能与自己为伍的人,其实也可以丰盈、温暖而充实。孤单,也是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