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高职生逆袭清华教师不只是励志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01日        版次:A01    栏目:@街谈巷议    作者:阅尽

  □阅尽

  

  近日,高职毕业生在清华当老师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90后”邢小颖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眼下担任清华大学基础工业中心的实践课教师。她在大学讲课的系列视频获得2.3亿的播放量,收到200多万点赞。

  高职院校毕业生逆袭为大学老师,并且是顶级大学教师,这事既稀奇又夺人眼目。但小邢老师爆红网络,显然不只因门第的“低微”,而是有其“真功夫”。许多看过视频的网友都被其激情澎湃、挥洒自如的授课“惊呆了”,人们没想到,枯燥的工科课程,被她讲得如此生动有趣。

  舆论普遍将这视为又一个成功的“励志故事”。小邢诚然优秀,她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推荐至清华当教师,不仅专业知识扎实,且深耕教学业务,多次在清华获得教学特等奖。无论学识还是教学能力,她都堪当大学教职,包括清华这样的名校。

  但这事本身并不只具“励志”色彩。据称,仅小邢母校先后就有五批十余人到清华当过教师。个中透出的信息值得关注,一是这并非“励志”孤例,职校生任教清华实际已成为一种制度安排,只是不为外人所知罢了。二是高职院校与综合大学间的“门户之见”事实上已被打破,职校生照样可登上名牌大学讲坛。

  联想到近年职校生越来越受职场欢迎,不少人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成为全国“技能大师”和劳动模范,这件事更具宣喻之义。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上综合大学,且是名牌大学,上了职校面子上就有点挂不住。但诚如邢小颖所言,正是职业教育给了她“人生出彩的机会和平台”,职校生同样能看到更高、更远、更广阔的世界。对国家和社会来说,职校生同样是创造世界的栋梁之材,这事不仅发人深省,也是最好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