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韶关:全力守护好“南岭生物基因库”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01日        版次:A06    栏目:新闻一线 联城    作者:张文、赖金艳、李贵清

     黄斑肥螈首现韶关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供图

     韶关翁源青云山保护区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密花石斛 保护区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文 通讯员 赖金艳 李贵清

  

  丹霞山公布近期发现的丹霞呵叻蛛、丹霞铁马鞭、丹霞铁角蕨、东方卷柏等4个新物种,始兴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拍摄到小灵猫的影像记录,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密花石斛……位于北部生态发展区的韶关,是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近段时间这里频频有“新物种”“新记录”“新发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截至近日丹霞呵叻蛛等4个新物种的发现,丹霞山近年来发现动植物和菌物新种已达23个。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292平方公里的丹霞盆地里,峰林丛立沟谷密布,拥有多样化的生境类型和生态系统,在漫长的适应性演化过程中发育形成独特的生物区系。一系列新物种的发现,极大提升了丹霞山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地位和珍贵价值。

  目前丹霞山正在全力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深入有序开展地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科学价值调查和论证。一大批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团队在丹霞山开展科研、监测、实践实习,促进了更多“新物种”“新记录”的发现。

  为更好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及活动规律,自2016年起,车八岭保护区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陆生大中型动物红外相机全境监测与评估,建立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首个大中型动物红外相机全境监测网络。2018年又建成广东第一个野生动物监测700兆网络基站,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境公里网格化红外相机监测照片和视频实时上传的自然保护区,并基于中国科技云率先在全国自然保护区自主研发了科研监测云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车八岭保护区红外相机共拍摄到野生动物有效图像70多万份,已鉴定野生动物9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灵猫、黄腹角雉、海南鳽等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中华鬣羚、斑林狸等19种。

  韶关市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野生植物原生地保护,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105个,并对保护区外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极小种群进行圈地保护,全力守护好“南岭生物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