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肇庆:鼎湖山野生高等植物种类占全省1/3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01日        版次:A06    栏目:新闻一线 联城    作者:杨再睿、吴科伟、何锦燕

  羊城晚报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吴科伟 何锦燕

  

  幽深林壑,溪水潺潺,在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首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不时有濒危物种现身,不断刷新新物种记录。

  “过去20年间,保护区基本没有新增建筑物,一直保持着98%的森林覆盖率。”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区内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开发范围不得超过整个保护区的10%;严控外来车辆进入,旅游公交全部改为电瓶车;不断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促进植被恢复和环境质量提升。

  目前,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记录有高等植物2291种、鸟类267种、兽类41种、爬行类54种、两栖类23种、昆虫713种、大型真菌836种。其中,野生高等植物约占广东省高等植物种类的三分之一,已鉴定的大型真菌占全省总种数的70%。

  鼎湖山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肇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肇庆加快形成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已建各类自然保护区18个,包括国家级1个、省级6个、市县级11个。

  为筑牢生态屏障,确保资源不受破坏,肇庆建立监测平台,推进全市范围内省级自然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建设。通过建立智能森林哨卫、开展生物多样性、气象、土壤监测、开展网格化巡护监测等信息化技术,及时发现和迅速解决问题,通过日常巡护,进行实时定位监管。

  “经过严格保护管理,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水平明显提升,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肇庆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如大稠顶自然保护区的猕猴和喜树种群、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紫荆木种群、十二带自然保护区的金毛狗种群等,近年来还相继发现中华秋沙鸭、蓝喉蜂虎、黑翅鸢、水松等珍稀濒危物种的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