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仲明学子的25年:为了那份永不褪色的承诺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15日        版次:A06    栏目:面对面    作者:

  25年里,1.2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仲明的关爱下完成学业,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每年一度的仲明大学生助学金颁发仪式,是历届学子们欢聚一堂的日子。听说哪个学子家有喜事,他们也会结伴去凑份子、喝喜酒。在仲明的“朋友圈”里,他们找到了一生的老师、朋友和爱人。值仲明大学生助学金25岁庆生之际,羊城晚报发起“老中青”三代仲明学子的联谊座谈,倾听仲明学子诉说他们的过去和现在。


  【科研兴国】

  羊城晚报:仲明对你们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姜超(2007年受资助学子、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北京大学博士后):受助那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杨国强先生自立自强的事迹,以及仲明提倡的回馈社会理念,都对我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之后的职业选择产生了很大影响。我现在从事的是犯罪地理、城市科学研究。科研是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索。每次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自己对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的承诺:受惠社会,回报社会,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刘祥明(2014年受资助学子、中山大学本科毕业、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刚上大学时,我连电脑开关机都不会,成绩也是垫底。而在毕业时,我的学业成绩排到专业前三。是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给了我强大的精神支撑,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杨国强先生时,他朴素、平易近人的外表令人印象深刻。他给我们讲述个人成长经历,让我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励志。我现在在中国科学院进行肿瘤微环境中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课题研究,希望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播大爱】

  羊城晚报:公益事业还要靠公益传播来助力,你们如何理解公益传播的意义?

 

  袁颖(2006年受资助学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毕业、广州奇点联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我做了十年的公益记者,现在兼职仲明促进会的文化推广工作。从事公益传播以来,我体会最深的是,广东拥有非常肥沃的公益土壤,广东的企业家们大多乐善好施、普遍低调。例如,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就一直很纯粹,除了每年的颁发仪式,几乎不做宣传。但我想这么好的公益项目值得被更多人知道,它的经验可以为整个行业赋能。25年来,1万多名学子的成长故事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在整个社会上都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就这个意义而言,仲明不仅资助了几代大学生,还作为一股重要的公益力量,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张恒亮(2013年受资助学子、华南师范大学毕业、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学校教师):我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感恩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对我的帮助。我上班后一直参与清远老家的山区助学活动,疫情后我还参与策划了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的公益节目《愿望成真》,筹集防疫款物价值约250万元,帮助2306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仲明大家庭让学子们有机会互相学习,而我始终相信,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也努力以身作则,希望能把仲明精神传递给更多孩子。


  【反哺乡村】

  羊城晚报:除了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外,2013年创立的国强公益基金会还在助农扶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精准对接9省14县的乡村帮扶振兴,助力当地贫困人口脱贫。作为仲明学子中投身乡村建设工作的代表,能否谈谈你们的想法?

 

  刘水流(1998年受资助学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毕业,佛山市狮山镇官窑社会管理处):杨国强先生很早就开始参与扶贫事业,作为仲明学子,能在珠三角农村延续这份大爱,是在兑现我对仲明、对道义契约的承诺。我的工作是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靓”起来,把人才和资源引到农村来。2021年,在佛山市第二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中,我负责的狮山镇象岭村在暗检行政村(社区)中排名第一,获得佛山市委农办表彰和百万元奖励。我还参与了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帮助提升工业园环境,让村民收益翻倍。

 

  陈贻良(2016年受资助学子、华南农业大学在读):我选择农业相关专业,与我的家庭有很大关系。我家过去全靠养鸡养活一家人,从小我就要帮母亲照料小鸡,我非常了解农户的困难。后来我考上华农动物科学学院,一心想用所学助农、兴农。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动物营养学,通俗来说就是帮养殖户降低饲料成本。以我们现在的研究成果,在肉鸡养殖上能做到饲料成本每吨降低15元至30元。


  【抗疫逆行】

  羊城晚报: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抗疫前线有众多仲明学子的身影。奋战在一线的你们,是靠什么力量支持自己勇敢逆行的?

 

  肖转丽(2018年受资助学子、广州医科大学在读):我自小就梦想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仲明理念让我更加坚定我的梦想。疫情发生以来,我先是在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某个子实验室实习,后来又去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实习。每次遇到广州疫情大筛查时,我都会去实验室支援核酸检测,每天至少要在实验室里待5至6个小时。作为医学工作者,我很庆幸我能活跃在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前线。在我看来,医务工作和慈善事业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给需要帮助的人及时提供帮助。

 

  梁金泉(2014年受资助学子、广州医科大学毕业、深圳机场运行指挥中心疫情防控室公共卫生管理专员):我于2019年6月毕业。2020年疫情发生后,我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其间参与了社区防疫、隔离酒店管理工作,现在在深圳机场防疫办工作。对我来说,参加防疫工作是我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每当看到一位位入境同胞隔离结束后健康离开、一个个社区因我们的守护再次对外开放、老百姓恢复安居乐业的生活时,我作为防疫工作者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受惠社会,回报社会”是仲明给予我的最大的精神食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努力做好防疫工作是我践行仲明理念的最好见证。